《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

《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

ID:49048999

大小:15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2-27

《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_第1页
《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_第2页
《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_第3页
《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_第4页
《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施工说明》word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施工测量桥梁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测量工作:(一)、测量定位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确保每个钢护筒和每个结构物定位准确。(二)、施工测量1、桥梁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有:(1)对测量仪器进行精度标定和检校。(2)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桩位和水准基点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核查。(3)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4)补充施工需要的桥梁中线桩和水准点。(5)测定墩(台)纵横向中线及基础桩的位置。(6)进行高程测量和施工放样。(7)桥梁进行施工变形观测和精度控制。(8)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9

2、)对已完工程进行竣工测量。2、施工放样的主要内容有:(1)墩台纵横向轴线的确定;(2)桩基础的桩位放样;(3)基坑的开挖及墩台的放样;(4)承台及墩身立柱结构尺寸,位置放样;(5)台帽及支座垫石的结构尺寸,位置放样;(6)各种桥形的上部结构中线及细部尺寸放样;(7)桥面系结构的位置,尺寸放样;(8)各阶段高程放样。3、使用的测量仪器DS3水准仪、南方公司ND3000测距仪和ET-02电子经纬仪,使用前按要求进行标定。4、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测量控制点的埋设必须保证稳定、可靠。(2)测量控制点包括:设计单位元元交给的线路控制桩、水准点,施工单位线路复测加密控制点、水准点;桥梁施工控

3、制网点、水准点等。(3)测量控制点的埋设地点必须远离施工现场,不能受到现场施工的干扰,并且要有保护措施。(4)桥梁墩台中心桩的护桩、线路中心桩等,采用混凝土包木桩或混凝土包铁心,但要随放随用,不作长期测量的依据。路基边桩用长木桩钉设。(5)在进行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6)必须对测量控制点作定期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给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第九章下部构造施工9.1钻孔桩施工施工技术方案及工艺操作要点1)、场地、设备要求(1)、填筑的施工便道和经整理过的场地应满足罐车及吊车等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要求。(2)、供电、供水系统以及其它与灌注施工相关联的配套设备型号、

4、数量施工所需相匹配。(3)、泥浆池和沉淀池的规模要适应工程需要,泥浆指标要符合规范;(4)、搭设的钻机平台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支承钻孔机械、护筒加压、钻孔操作以及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可能发生的重量,并考虑爆发洪水时施工机械能顺利进出场地。(5)、钻机平台及护筒高度、集料斗容积及高度符合规范,导管拼接要试压并有钢筋笼挂靠和防腐措施;(6)、要有预防卡钻、掉钻、堵管等事故处理的应急方案和设施的准备;(7)、测量钻头直径和锥高符合要求,准备检孔器。2)、桩位放样检查(1)、桩位的水准点及标高控制点必须要有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测。(2)、对因在进行场地清理准备时不小心毁坏的桩号控制点要先汇报,后在

5、监理工程师陪同下重新放样补测。3)、护筒埋设因河床覆盖层为淤泥和淤泥质压粘土,为防塌孔,施工使用坚实不漏水的钢护筒,直径,壁厚,长度要根据施工最高水位和河床淤泥深度确定。护筒底端埋设深度应深于河床淤泥层底以上,护筒顶要高出桩顶控制高程左右或施工期最高水位以上。并在顶部焊加强筋和吊耳,开出水口,泥浆溢出口底要高出地下水位以上。钢护筒埋设必须认真进行,护筒底部及四周应用粘土填筑,并分层夯实。保证筒底不能漏水,建议采用桩锤或振动沉入法施工。护筒平面位置应埋设正确,偏差不大于,护筒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护筒埋设完毕后,应采取必要的固牢措施,以防止在钻孔施工中钢护筒跑位或倾斜。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护筒

6、是否发生偏移和下沉,如发现问题,即时处理。4)、钻孔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转盘中心与钢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开始钻孔时,应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打浆,并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方开始钻进。进尺要适当控制,对护筒底部,应抵挡慢速钻进,使底脚处有较坚固的泥皮护壁。如护筒底土质松软出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内倒入粘土块,再放入钻头倒转,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住泥浆后继续钻进。钻至护筒底部以下后,则可根据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钻进,钻进速度的控制应以不坍孔为原则。钻进过

7、程中,应经常注意土层的变化,每进尺或土层变化处应捞渣取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柱状图核对。如发现基层地质变化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随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详细交待本班钻进情况以及下一班需注意的事项。钻孔过程中要保持孔内有的水头高度,并要防止扳手、锚具等金属工具或其它异物掉落孔内,损坏钻机锥头。钻进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升降锥头时要平稳,不得碰撞护筒或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