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告诉我们.doc

吴非告诉我们.doc

ID:49056173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27

吴非告诉我们.doc_第1页
吴非告诉我们.doc_第2页
吴非告诉我们.doc_第3页
吴非告诉我们.doc_第4页
吴非告诉我们.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非告诉我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一代雄健的国民,要有三五代教师持续站立的姿态吴非 每听到铃声,我还是习惯地看看表,想着这是第几节课,是预备铃还是上课铃,别迟到了。 其实,我是不会迟到的,我退休几年了。偶尔学校会请我给学生讲个话;有时走在路上,会有学生认出我,惊喜地喊“老师好”。我对青年同事说,正常情况下,从大学毕业到退休,一名教师的职业生涯只有三十多年,不要觉得漫长,总共只能上一两万节课,你要慢慢地享受,慢慢地。算上插队期间当过两年代课教师,我实际教龄只有31年,青年教师比我幸运,很多人可以在讲台边站40年。他们会有更多美好的记忆。 后来的一

2、切,都是因为“志愿” 1973年,在“文革”的绝望中,有位赋闲的“忘年交”说:你还年轻,不敢荒废,你去学天文,或者去读历史,然后就知道该怎样活了。这话有禅意,但意思不复杂。我明白,他是教我通达乐观:学天文,在星空下,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读历史,想象沧海桑田,必然感受到人生的短暂。然后不骄不躁,不生狂病,认认真真地做成一点小事。 四十多年前的谈话,影响过我,令我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思考什么事值得用一生去尝试。1977年考大学时,我三个志愿全填了师范。入学后,多次听到老师表扬“专业思想牢固”,不解其意

3、。到中学工作几年后,当年大学老师告知:其实你的高考成绩可以报更好的学校。当年考试成绩对考生“保密”很荒谬,可是“志愿”是我自己填的,和考分无关,我在选择适合的职业。填报了这个“志愿”,我就去做了,最后也从这个职业退休,这说明当初对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我实践了自己的“志愿”——把一件事做到底。我毕业分配到南师大附中,直到从这里退休,也被人莫名其妙地表扬,说“不容易啊”!可是,无数中国人不都这样,世世代代在一块地里耕作吗? 总有一件事需要我去做,而且我能把它做好。有几回,在公开场合,大概是有些疲惫,同时在讲话中对教育现

4、状表示忧虑,于是有同行叹息,称我知不可为而为之,刻苦钻研无私奉献而屡屡碰壁云云。其实又是误会:我从没“奉献”,从不“刻苦”,也谈不上“坚守”,——我选择自己的生活,我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只是有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累;累了,我就放下手上的事,去想;想多了,也会累;但如果不想,心里就空了。有人认为“空”即是好,我看未必,没有了灵魂,就会知道躯壳有多么轻。 因为职业生命中有“热爱”,因为发现了趣味,我就是这样站在讲台边上,一节课一节课地感受快乐,也时不时地有所忧伤,然而,这就是生活啊。曾有人问,为什么你能忍受“简单重复”

5、的工作?我当时并没有感到我的教学工作是“简单重复”,更不是“忍受”,我每教一遍课文,都能有新的发现,而每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也会想:如果我仍然用以前的教学设计,这些学生会不会有独特的表现? 人们发现并遵从常识的道路多漫长啊!回顾自己的经历,我想,如果当初就能明白那些规律就好了,如果当初社会能再开放一些就好了。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因为我们当时就感受到了职业乐趣。每天在学校,和老师学生在一起,都能发现有价值的事,这些事不断地启发我。当你的心静下来,成为一个观察者和倾听者时,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妙不

6、可言。 多年前,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独生子女’曾像一张孤独恐惧的标签,贴在我身上;但一年来,我一下子像是有了几十个兄弟姐妹……”——他或许是在冲动之下写出来的,但他的话感动了我;后来我在很多班集体都说过,随着岁月流逝,你们会珍惜青春时代的友情,而会忘却所谓的竞争和“名次”。 毕业班常有“倒计时牌”,这无聊无趣的设计风靡全国。我的同事去听高三复习课,有位学生发言谈“倒计时牌”,与大部分同学以“倒计时”激励自警不同,那位学生说自己的伤感,因为“和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只剩几十天了”!听到她的述说,我也热泪盈眶。想

7、当年,有学生在高考前一天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轻轻地说“再见,亲爱的教室”…… 如果教师不“知趣”,则会常有倦怠感。听同行发厌倦之语,我不奇怪,任何职业都可能有倦怠期;但我不相信一名教师从没感受过教学的快乐。和学生在一起怎么会没乐趣呢?那些泡在麻将桌边的人不知老之将至,那些饮酒者一餐竟日,而和一群活生生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倾听,教学相长,渐入佳境,怎么反不如打牌喝酒?一些同行热衷应酬,送往迎来不以为苦,一谈到教学就叫苦嫌累。我想,也许各有各的乐趣吧。只有发现了职业乐趣才有可能“敬业”,不能想象一个人会认真地去做自己讨

8、厌的事。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会有60至90位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教师教过他,每位教师的工作在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学生学语文共12年,其中高中阶段一年或三年由我执教,我未必有能力影响他的人生道路,也很难对他的语文习惯养成起决定性作用。但我不能因为个人作用微不足道就无所作为,同样,我不会因为这些工作有可能被视为“例行”的“重复”而放弃寻找乐趣。 “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