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

ID:49057390

大小:2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7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本试题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时间9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6小

2、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草木灰的获取及使用的过程——“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有关该记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B.“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C.“取碱”得到的实际是一种盐溶液D.“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B.对于已经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可能改变C.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

3、液的导电性强D.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物一定是氯气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C.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数值均为57.3kJ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4.已知:2Zn(s

4、)+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  )-9-A.-259.7kJ·mol-1B.+259.7kJ·mol-1C.+519.4kJ·mol-1D.-519.4kJ·mol-15.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

5、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B.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C.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D.反应至6min时,c(H2O2)=0.25mol/L6.如下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B.过氧化氢分解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C.合成氨

6、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碱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MnO2+2H2O-2e−==Mn(OH)2+2OH−B.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C.NaHS水解反应方程式:HS−+H2OH3O++S2−-9-D.过量的SO2通入到漂白粉溶液中,反应方程式:ClO−+SO2+H2O=HClO+HSO3−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

7、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存在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CO32−、K+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H4+、Cl−、CO32−、F−D.在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CO32−、S2−、NO3−10.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透光率A.d点:v(正)>v(逆)B.c点与a点相比

8、,c(NO2)减小,c(N2O4)增大C.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T(c)11.常温下,将pH=13的NaOH溶液与pH=2的HCl溶液按1∶9的体积比混合,设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二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