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鱼”与“渔”.doc

小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鱼”与“渔”.doc

ID:49057993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小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鱼”与“渔”.doc_第1页
小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鱼”与“渔”.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鱼”与“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议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鱼”与“渔”2011年10月20日,“国培计划(2011)”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科带头人脱产研修班之“影子研修”活动在北碚区龙凤桥小学展开,此次研讨的主题是识字教学。通过观摩曹彬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的《22.三个和尚》,童钱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的《18.小儿垂钓》两堂研讨课,以及学员们的研讨,让我对耳熟能详的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句中的“鱼”与“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抛砖引玉小议如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

2、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那么,我们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引领低年级的孩子通过钓“鱼”的实践活动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呢?在教学实践中,常通过以下几种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练就识字本领:1.笔画记忆法。教学识字最终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因此,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笔画易错的独体字、合体字的一个易错部件。如:曹彬老师指导“与”字时,注意一笔一划的楷书示范,让学生看

3、清这个字是怎么写的,从整体上认清它的形状,接着让学生一笔一画地数笔顺,“指导”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书写。这样,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言语三者相互联系,更快、更准地记住生字。2.字源识字法所谓字源识字,就是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的方法。这是一种用熟悉的偏字部首和部件来分析字形、记忆字形的方法。分析字形,不能老是停留在“左右”、“上下”等结构上,而是在字形、字义上下功夫,建立形、义的紧密联系,这样能使学生理解性记忆。如第一次教学阝(左耳刀)与阝(右耳刀)时,便引导学生追字源,引导学生

4、知道这两个部首都与耳朵无关:阝(左耳刀)是“阜[fù]”的意思,与大山、台阶义有关,如“陵、险、阶、降”;阝(右耳刀)是“邑[yì]”作右偏旁时的变形,与城邑、地区等义有关,如“邻、都、郊。此外,教学亻(单人旁)和彳(双人旁)时,通过追字源,引导学生知道亻(单人旁)本义多与人有关;彳(双人旁)读作chì,与人无关,而与道路和行走有关。口(小口,口字旁)与口(嘴巴)有关;囗(大口匡)读作wéi,与口无关,而与围墙、包围有关。“部首”好比是一个部队的队长,抓住了“队长”,就可以解决属于这个部的一大批字。让学生认识常见部首

5、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查字典,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批同部首字的字义。3.编顺口溜,猜字谜的方法儿童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及汉字的造字规律,运用”编顺口溜、猜字谜”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如曹彬老师“喝”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肚里缺水就会渴,喝水要用嘴巴喝。”再如:学习“睛、蜻、清、晴、请”时,学生是这样编的:“晴天太阳照,蜻蜓是益虫,清洁用水洗,做事情需用心,礼貌用语要说请。”对于几个容易错的字,如:“辩、瓣、辫、辨”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学生仔细认,然后编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

6、:“言在中间是争辩,中间有点仔细辨,女孩丝线扎发辫,中间结瓜叫花瓣。在区分“辛和幸”时,学生编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既可以摆脱识字的单调,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识字效率,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不但好学,而且还能牢固掌握。4.置换部件法形近字多、同音字多是汉字的特点,也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学时,采用增加和调换偏旁的方法,以熟字带新字,记忆字形。如曹彬老师教“争”和“净”,加部首“提手旁”为“挣”,加部首“竹字头”为“筝”,加部首“目字旁旁”为“睁”……这样,学生

7、通过比较、仔细观察、发现异同,眼看、脑想、口述,不但记住字形,而且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常用与熟字比较法、联想记忆法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我们要让识字课多一点规律的发现,多一点文化的渗透,多一点教学的情趣,多一点价值的引领,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由“鱼”到“渔”的升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