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

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

ID:49058380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7

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_第1页
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_第2页
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_第3页
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_第4页
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少年自负凌云笔为赋新词何作愁    ————谈《九九(1)班优秀作文、日记选》李萍古人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作愁。今天,如果你读完我们《九九(1)班优秀作文、日记选》(以下简称“班选”)你会发现此言颇显苍白。小学四载,班选四卷。字字句句,无强作之愁;篇篇章章,无娇作之态。文辞优美,英才舒展,实乃欲与文豪争风采!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了四年,弹指间,四年飞逝。一方面我感叹时光如梭、人生易老,但另一方面孩子们渐丰的羽翼、酣畅的文笔又颇让我感到欣慰。四年,漫长而又短暂的四年,雏鹰终于展翅飞翔了!众所周知,实验学校是一所特殊的教改学校,小学段四年时间,较之普通学校,

2、学生的阅读面及写作水平可能会稍有逊色。为了能让学生在四年时间内练就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我从小一年级上学期开始(8月底学生入学,12月底开始学写日记)就让学生动手写作。在此之前,我在班上多次“煽动”学生:“从现在开始老师将把你们的优秀日记汇集成日记选,让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日记选中读到你们的文章。”孩子们听了自然一身是劲,一个个跃跃欲试。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动眼观察、辨析,动脑思考、分析,甚至鼻嗅耳闻,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写作资料,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活水”。写状物的文章,事先我让学生去种种花草,养养小动物,由此观察它们的外形特

3、点、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和它们建立感情,还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趣。写“趣事”、“有意义的事”,我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去做一件事。如“当医生”、“扮老师”、“家庭联欢会”、“为娃娃做衣裳”等。这时,学生们中心涌动的是童心与真情,欢乐与甜蜜。写“游览活动”前,我让学生到公园、山川、名胜古迹游览,仔细观察,心情欣赏,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并把游览中的“美”、“趣”、“乐”一一拍摄下来。我还让学生翻看以往游览时拍摄的照片,以唤起美好的回忆。通过比较,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写。写时,可以把照片带进课堂,边观看回忆边品味习作。这样,学生充分享有写作的兴趣及写作

4、内容的自主权,写成的文章自然丰富多彩,各有千秋。终于,第一本由我班学生自己设计封面并命名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班选诞生了。(包括99年9月——01年1月的作品)“哇!我是小作家啦!我是小作家啦!”稚气的童音至今仍回荡耳际。那里面包括了全班同学的心血和智慧,86篇文章均选自他们平时的日记,体裁各异,形式多样,有童话、诗歌、散文,有记叙文、游记,还有神话故事。童心、爱心闪烁其中,恒心、决心表露其间。孩子们手捧班选,个个如痴醉,兴奋不已。第一本日记选的诞生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他们互相评比上面的文章,找差距、填不足,个个争当“大作家”。我趁热打铁,在写作方法上引导他们打开“纵

5、向思路”,拓宽“横向思路”。所谓打开“纵向思路”,就是引导学生在审清题意,明确写作要求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一般写法与思路。如上课时我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范文,怎样开头、点题,怎样过渡、照应结尾以及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等。尽可能让他们随堂做些小练笔,把所学的写作方法融会贯通。如学了老舍的《我们家的猫》一文后,我让学生随堂十五分钟小练笔,要求学生抓住特点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结果有的同学写狗、有的写小乌龟,短时间内同学们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了,让我不得不感叹我们学生的创造力是多么巨大!所谓拓宽“横向思路”,指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因为他们毕竟还年幼,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深

6、度,于是我结合平时的课文,引导他们在选材上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构思方式上巧妙而灵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到了三年级,我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了,这时我一方面结合课文对他们加以引导,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课外多涉足书海,专门准备一“好词好句摘抄本”,做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方面扩大阅读量,一方面丰富积累词汇。实践证明,此方法效果明显,家长纷纷夸奖此举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的帮助。如尹梦菲同学的《评春联》通过对各行业门前春联的精彩点评,揭示了凡事要有自己的特点这样一个主题;王思思同学的《包河公园》不仅描写了包河的美景,更能把所学的古诗恰到好处地运用其中;张梓乔同学的《鸡》

7、通过人吃鸡肉这一普通现象,点出了“笼鸡有食汤锅进,野鹤无粮天地宽”这一深刻主题;更有十几位同学续出了结果不同、精彩纷呈的《新龟兔赛跑》,让我们不少老师也耳目一新。2002年3月,由我班吴迪同学设计封面并命名“成长的足迹”的第二本作文选诞生了。(包含2001年--2002年1月的作品)其中的79篇文章无论是谴词造句还是内容较之第一本都有明显提高,同学们喜滋滋地把自己今天的文章与以前比较,大呼以前“太幼稚”!两本班选的诞生,犹如催化剂点燃了孩子们心底强烈的写作欲望。我适时“出击”,引导他们把视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