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蜗牛观察记.doc

案例:蜗牛观察记.doc

ID:49059907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7

案例:蜗牛观察记.doc_第1页
案例:蜗牛观察记.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案例:蜗牛观察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蜗牛观察记时间:2014年5月观察者:陆彩娣内容:自然角案例实录:今天,我带着孩子们一起给前段时间种下的棉花浇水,孩子们在浇水时突然发现有蜗牛,都兴奋地叫了起来:“有蜗牛!有蜗牛!”胆子大的孩子还把蜗牛拿了起来。潘奕哲拿着蜗牛给我看,说道:“钱老师,我们把蜗牛带回教室吧!”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我同意了。在教室里观察小蜗牛的活动中,小朋友显得很兴奋,我让孩子们仔细的看了小蜗牛的爬行。有的幼儿发现小蜗牛是靠全身的蠕动在爬,有的幼儿说小蜗牛是不动的,只会在壳里呆着。有的小朋友说蜗牛背着壳爬行真是累啊!由于初次接触这种爬行方式,大家都觉得好玩,随

2、后我还带领幼儿了解蜗牛的“十不怕”,小朋友都听得可认真了。当孩子们听到老师讲述的情景爬行、躲雨、找食物,也会不由自主的学习小蜗牛的动作,有几位幼儿还站了起来做动作。案例分析: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是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对周围事物富于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对自然角和饲养角里的动物、植物很感兴趣。如何抓住这一特点,丰富幼儿自然方面粗浅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培养他们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求知欲呢?我们可以根据偶发的幼儿需要来开展探索活动。就像上面案例,孩子们就开始了观察蜗牛的行动。春夏两季,常常可以在墙角、树下、草上、菜叶上

3、看到缓慢爬行着的蜗牛。自由活动时,许多孩子喜欢到树下、草地上捉蜗牛,他们只是对蜗牛身体一会儿伸到外面,一会儿又缩进壳里,感到好玩,而对蜗牛的真正了解却很少。针对幼儿提出的许多问题,如“蜗牛最爱吃什么?”“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蜗牛的眼睛在哪里?”激动地谈论着有关蜗牛的趣事。我还为孩子们准备了:放大镜、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种食物等。观察是孩子认识自然不可缺少的途径。通过观察,可以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本环节我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放大镜、塑料板、木板、玻璃板和木棍等,让幼儿利用感官去观察、去发现。第一,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说

4、出其特征。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孩子们平时不易看到的东西,从孩子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得激动!“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顶端有一对小小的眼睛。真有意思!”他们边观察边说。第二,用手触摸蜗牛的身体和壳,轻触蜗牛的“角”看有何反应。此时又会听到孩子这样的议论:“一碰蜗牛的角,身体就缩进壳里。”第三,将蜗牛分别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从玻璃板的背面观察蜗牛的身体。发现蜗牛在玻璃板上爬得最快;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痕迹等。第四、游戏:蜗牛赛跑。每个幼儿选取自己的“最佳选手”参赛,看哪个蜗牛获得冠军,从而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

5、第五、让蜗牛相互背负着爬行,观察大蜗牛驮着小蜗牛、小蜗牛驮着大蜗牛爬行有什么不同,小蜗牛驮着大蜗牛是怎样爬行的。第六、让蜗牛在竖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断调转木棍的方向,看看蜗牛会怎样,蜗牛为什么掉不下来?第七,幼儿自由观察,引导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方法。活动是在观察幼儿活动、发现幼儿兴趣指向的基础上确定的,符合幼儿的认识需要,因此,幼儿对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捉蜗牛和观察蜗牛的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活而不乱,而且主动创造出许多新玩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幼儿探索,所以,幼儿对蜗牛的认识,完全是自己的观察、探索中获得的。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6、。最常见的事,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事,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幼儿感兴趣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引导幼儿去正确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并从中得到乐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