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课件.docx

《望海潮》课件.docx

ID:49072539

大小:22.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8

《望海潮》课件.docx_第1页
《望海潮》课件.docx_第2页
《望海潮》课件.docx_第3页
《望海潮》课件.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望海潮》课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宋词《望海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词的起源及分类、作者介绍掌握:1、领悟全词意思,熟练掌握词的上阙2、能熟练背诵诗词教学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韵美的讨论并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背诵诗词并掌握词的上阙的各句意思教学难点1、感受词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2、掌握诗词上阙的意思词的有关知识(了解):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作者介绍(了解):一、民间传说、文学创作中的柳永形象二、士人柳永三、词人柳永王国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相关评价:1、“针线闲

3、拈伴伊坐”——市井中的柳永2、“不减唐人高处”——歌者之词与士夫之词3、赋写慢词——柳永慢词艺术举隅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相关逸事(兴趣了解):柳永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

4、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

5、浮名?”柳永自称:“奉旨填词。”创作背景: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便有此词。本阶段:提问同学朗诵,全班师生一起感知课文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

6、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本阶段:分小组讨论课文的意译并提问三位同学,以便初步了解学生掌握的轻狂。意义参考:东南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又

7、高又急的波涛浪花就像翻滚的霜雪,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本阶段:分句领悟诗词上阙的意思“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

8、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