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课改心得.doc

新课改,课改心得.doc

ID:49076790

大小:116.7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2-28

新课改,课改心得.doc_第1页
新课改,课改心得.doc_第2页
新课改,课改心得.doc_第3页
新课改,课改心得.doc_第4页
新课改,课改心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课改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课改,课改心得  从xx年新课改开始,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了。  在与“课改”朝夕相伴的日子,有过欣喜,有过激动,有过迷惘,更有困惑。  借此机会,把我课改以来的所想所做总结出来,供各位老师指正。  一、课标理念再认识1.体现教学民主化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情感与学习权力。  为此,要倡导并实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与教学环境四因素的对话与交流。  为促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顺利开展,应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善于设计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鲜活心灵。  这样,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意志,

2、彰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提升学生主体性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完全是民主、朋友式的,学生要能获得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三权”,即学生的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才既能重视教师的启发、点拨,又会突出学生的讨论、参与。  这样的课堂教学少了一味盲从与谨小慎微,多了独立钻研与质疑问难;少了思维被禁锢的烦恼,多了自由创造的喜悦。  3.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以前单  一、被动的

3、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付之以行动,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写,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  (2)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  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初探索1.教师观念要转变如果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先进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而先进的教育观念不断的学习。  在教学

4、中,一定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怎样教,更要精心研究学生怎样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培养学生"会学";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传递向教材的开发和创造的转变,教师不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教材开发者和创造者。  2.教师角色需转换从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来

5、看,现代语文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  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既要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又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不是单纯的教师,也不是单纯的学生,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的中心人物。  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育教学的意图、策略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  3.教材取舍应大胆限于语文必修课每个模块的课堂教学时间只有36课时的情况,要最大限度落实课标的培养目

6、标,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对教材内容大胆进行取舍。  这就需要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再单纯地“教教材”,而是要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在开放、有序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之所以强调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这正是顺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然,如何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这涉及到教师对课标内容的理解,对教材中课程资源的认识以及对学生原有语文学习情况的了解。  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个载体。  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因为教材的课程与素材需要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

7、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  所以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在教学处理上,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要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精选教学的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组织教学。  经典篇目所课程资源是最为丰富的,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篇目的教学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