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

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

ID:49083874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8

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_第1页
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_第2页
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_第3页
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_第4页
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梯技术交底记录大全记录文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文档.....范文范例、供学习参考四川快速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交底记录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安装编号合同编号电梯型号台数1、通用1.1各施工文件和项目技术资料齐全,各报告填写完整、认真。1.2导轨、轿厢、轿门、厅门、曳引机组、限速器、钢丝绳、控制柜、各电气开关及设备、随行电缆等可见部件表面质量完好,外观正常,无锈蚀、无破损。1.3机房、轿顶、轿厢、底坑等各电气部件接线符合项目电气图,并有黄绿接地线;各接线标准、正确、牢固。1.4各开关功能正常,动作灵活;信号指示及按钮清晰明亮,动作准确无误。1.5各运动部件清洁、润滑,运转灵活可靠、无异响。1.6各专用工具、夹具

2、、应急解救装置及《紧急解救方法》等均正确放置并标明,吊钩标明载重量。1.7同一机房若有数台电梯应分别在曳引机和控制柜上区别标识编号(手写无效),机房照明、门锁、消防设施完好。1.8钢丝绳在靠近盘车手轮侧用黄漆标明平层标记,用红漆标明平衡标记。2、曳引机组2.1曳引机曳引轮(导向轮)对轿厢(对重)导轨中心垂直度偏差≤2mm。2.2导向轮垂直度误差≤1mm,曳引轮与导向轮平行度误差≤1mm。2.3承重梁的水平误差≤1/1000,相互平行误差≤2mm。2.4承重梁两端埋入干墙内,其埋入深度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120mm。2.5承重梁的埋设应符合安装GAD图纸要求,,必须采用混凝土

3、浇灌。2.6曳引机组距墙间隙>5mm,导向轮外径最低点距楼板>100mm.2.7曳引钢丝绳无扭曲,张力误差<5%。2.8曳引钢丝绳锥套螺杆端部距螺母≤70mm,开口销距锁紧螺母≤5mm。2.9各锥套螺杆端部相互间平齐,位于同一平面,锥套偏转方向一致。......专业资料、内容齐全、可分享、下载......word文档.....范文范例、供学习参考2.10机房钢丝绳于通孔各水泥台阶的间隙20-40mm,台阶高度≥50mm。2.11曳引机齿轮箱油位在电梯静止时高于油标最高点;放油管安装正确,封密良好,无渗油现象。2.12曳引机温度正常,曳引机风机风向正确;曳引机机组运行无异声。2.1

4、3盘车手轮用红漆标明轿厢升、降方向箭头;各转动部位漆成黄色,松闸手柄漆成红色。3.速度控制装置3.1限速器底平面不得低于经装饰的机房地面,其垂直度误差≤0.5mm。3.2限速器和线槽连接段须布线管,并做接地。3.3限速器须有上下运动方向标志,护绳孔板须标准。3.4限速器钢丝绳垂直度偏差≤8mm.3.5限速器涨紧轮转动灵活,无碰撞,断绳开关工作正常,且与挡板的间隙为30mm-15mm。3.6限速器涨紧轮拉杆挂重锤端须向上倾斜15度角。限速器涨紧轮底部离底坑平面的距离为:0.25m/s

5、-800mm3.7安全钳锲块与导轨侧面间隙2-3m,且间隙均匀,钳口与导轨顶面间隙≥3mm。3.8安全钳动作时,锲块动作基本一致,作用力均匀,轿厢安全钳开关可靠地断开。3.9安全钳动作后,轿厢应保持平衡,轿底平行度<3/1000。3.10安全钳动作时,检修状态时,短接限速器的安全钳开关,钢丝绳在曳引机上应打滑;安全钳动作后,机房检修向上点动运行,锲块能自动复位。4、电气控制系统4.1工地具备三相五线制电源,零线和地线分开,保护接地(接零)系统良好,电源电压380V,波动范围380V-400V。4.2电梯的供电电源必须单独铺设,主电源线线径足够满足电梯功率的需要,且至少≥10mm²

6、。4.3动力线须采用黄/绿/红/蓝/黄/绿五色线,相线须有黄/绿/红色标。4.4主电源箱设置符合规范,内含独立的井道和轿厢照明开关、插座(2+3孔),装在机房入口处,距地高度1.3-1.5m。4.5动力接线应用铜接头,铜接头制作应符合标准;接地多股线应做圈、上锡,加平垫及弹垫固定。......专业资料、内容齐全、可分享、下载......word文档.....范文范例、供学习参考4.6控制柜、曳引机等接线必须可靠压紧,进入控制柜端各线排列整齐有序。4.7控制柜工作面距离≥600mm,垂直度偏差≤1/1000。下端安装牢固,并封口。4.8机房内线管、线槽应固定,黄绿跨接地线必须牢固。

7、4.9机房动力线和低压信号线应始终分线槽布置。4.10线槽转角处及随行电缆进入井道的拐弯处应有保护层。4.11各线管、金属软管垂直方向固定间距2-2.5m,水平方向1-1.5m,软管电缆固定间距≤1m。4.12井道线管、线槽垂直度误差≤2/1000;全长误差≤50mm,水平误差≤2/1000。4.13电线两端外露部分不超过300mm,并用绝缘套管。4.14动力线及主机编码器等的屏蔽网需剥离,在控制柜下端用电缆扣夹固定接地。依系统区别必要时在变频器壳端也需剥离并用电缆扣夹固定接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