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doc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doc

ID:49107833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8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doc_第1页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doc_第2页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doc_第3页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9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再次修订了心肺复苏的指南,并对所有用于心肺复苏的治疗措施进行"评级",对进一步积极有效地抢救心原性猝死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统一的心肺复苏术系按下列顺序,分秒必争地进行:  (一)识别心肺骤停心脏骤停的诊断常不成问题。但需迅速判断。出现较早而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的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如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有这两个征象的存在,心脏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一般主张仅以一手在拍喊病人以断定意识是否存在,同时扪诊其颈动脉了解有无搏动,若两者均消失,即可肯定心脏骤停的诊断而应立即施行心脏复苏处理。  

2、在成人中以心音消失诊断心脏骤停并不可靠,血压测不出也未必都是心脏骤停,因此对怀疑心脏骤停的病人反复听诊或测血压,反而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而延误复苏的进行,影响复苏后的存活率。瞳孔变化的可靠性也较小:瞳孔缩小不能除外心脏骤停,尤其是在应用过鸦片制剂或老年病人中;而瞳孔显著扩大不一定发生在心脏骤停时,当心排血量显著降低、严重缺氧、应用某些药物包括神经节阻滞剂、以及深度麻醉时,瞳孔也可扩大。  (二)告急即在不延缓施行基础心肺复苏术的同时,设法(呼喊或通过他人或应用现代通讯设备)通知急症救护系统。因仅作基础心肺复苏术而不进一

3、步予高级复苏术,其效果是很有限的。  (三)基础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旨在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给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以氧合血液而使其得到保护。其主要措施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挤压,被简称为ABC(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三步曲。  1.畅通气道在意识丧失的病人舌常后移而堵塞气道,因此心肺复苏的第一步必须先设法畅通气道。通常将手置于病人额部加压使头后仰,便可使下颏前移而使舌根离开咽喉后壁,气道便可通畅。但在心脏骤停肌张

4、力减退的情况下,单手置额部使头后仰常不足以打开气道,而需用另一手抬举后颈部或托起下颏(图16-72)。其中后法似较前法有效,但需注意在托举下颏时需用手指头置于下颏的骨性部位将下颏推向前上方,而不要压迫软组织以免反致气道阻塞。对疑有颈部损伤者,则常仅予托举下颏而不常规使头后仰。  2.人工呼吸如病人自主呼吸已停止,则应迅速作人工呼吸,以口对口呼吸的效果最好。在一般情况下,人呼出的气中含氧15.5vol%,已足以维持生命所需,如作深吸气后再呼气,则其中含氧量可达18vol%。每次可吹出气体1000~1250ml,连续作

5、口对口呼吸4~5次,可使病人肺中氧浓度恢复到近乎正常水平。操作时,在上述畅通气道的基础上,将置于病人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气后,使自己的口唇与病人口唇的外缘密合后用力吹气。病人如有假牙可不必取出,因有利于口对口呼吸时的密合。但若假牙位置不能固定,则以取出为宜。若病人牙关紧闭,则可改为口对鼻呼吸,即用口唇密合于病人鼻孔的四周后吹气。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需注意观察病人胸壁的起伏、感觉吹气时病人呼吸道的阻力和在吹气间歇有无呼气。  在复苏开始时,应先予连续4次快速深吸气后的大吹气,亦即不等病人

6、呼气完全,即予连续吹气。这样可使病人呼吸道内维持一个正压。以后则每5s或在每第5次胸外挤压时,吹气一次。若在抢救现场仅有一人时,则可每胸外挤压15次,连续快速吹气2次,交替进行。  在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时,常可致胃胀气,后者使横膈抬高、肺容量减少,并可发生胃内容物返流。因此在吹气时宜参考病人胸部的起伏,控制吹气量。若病人胃严重胀气而影响换气功能时,应使病人侧转并压迫其上腹部使其胃气外排,再继续操作。  3.人工胸外挤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方法,即人工地有节律地挤压病人胸骨的下半部。过去称为人工胸外心脏按摩或心

7、脏挤压,但是实际上是挤压而非按摩,而挤压所致的血液流动并非心泵功能而是胸泵功能,研究证明在胸部挤压期间,心脏的房室瓣保持开放位,血液是在挤压胸部时胸腔内压增高而从心脏和大血管内被推向胸腔外的血管而流动,腔静脉则由于壁薄在胸部挤压时塌陷而不发生逆流。此时心脏并无泵血功能。因此宜称为人工胸外挤压(externalchestcompression,ECC)。如操作恰当,则体循环收缩压可达10.6~13.3kPa(80~100mmHg),但舒张压很低,以致影响心肌和脑组织的灌注压和血流量。近期研究表明为维持心肌和脑细胞功能

8、的血供的最低需求,要有正常血流量的30%。而单纯的人工胸外挤压时,心肌和脑组织中的血流量常达不到此最低的需求。为能提高人工胸外挤压时心脑重要脏器的灌注压和血流量,晚近又有采用附加的腹部挤压术(interposedabdominalcompression)。  人工胸外挤压时,病人应置于水平位。头部不应高于心脏水平,否则由于重力作用而影响脑血流。下肢可抬高,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