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

ID:49109270

大小:1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1-31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_第1页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_第2页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_第3页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_第4页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鉴别、检验和共存平息九义校许国辉一、物质的鉴别 1物质鉴别的方法(1)物理方法a根据颜色鉴别:含的溶液显蓝色;含的溶液显浅绿色;含的溶液显黄色;b根据气味鉴别:和均有刺激性气味。c根据溶解性鉴别:碳酸钙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d根据溶解时的吸热放热鉴别:溶于水放热;溶于水吸热;溶于水无明显变化。Cu2+Fe2+Fe3+盐酸氨水难易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练习1.下列各组常见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别的是()ANaOH和NH4NO3BCuSO4和Na2SO4CNa2CO3和CaCO3DNaCl和KClD(2)化学方法a常见气体的鉴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将气体点燃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2、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内壁有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条熄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练习2鉴别下列物质所使用的方法和试剂,正确的是()A氧气和氮气——闻气味B硫酸铜粉末与氯化钠粉末——加水C稀硫酸和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D二氧化碳气体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Db常见离子的鉴别的特效试剂溶液变红色PH值小于7溶液变蓝色溶液变红色PH值大于7CuSO4生成蓝色沉淀有白色沉淀生成取少量试剂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取少量试剂加入硫酸溶液和稀硝酸取少量试剂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取少量试剂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红褐色色沉淀生成试纸变蓝色有蓝

3、色沉淀生成练习3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Ag+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C只用水就可以将硝酸铵、硫酸钡、氧化钙、氢氧化钠四种固体物质区分出来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C常见物质的鉴别肥皂水稀盐酸燃烧闻气味练习4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B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C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D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B2鉴别的基本题型(1)无试剂鉴别特征现象法:首先鉴别出有颜色

4、或有气味的物质,然后再利用已经鉴别出来的物质去鉴别其他物质,以此类推,鉴别出全部物质。两两混合法:(2)任选试剂的鉴别:一般先按照共性分组,再按照各组物质的特殊性质分别鉴别。练习5不用外加试剂,下列溶液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①FeCl3②NaNO3③MgCl2④NaOHA①②④③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④③②B二、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检验是根据物质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的组成成分加以确定、证实;鉴别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的区分。联系:都是根据特征反应现象判定物质。练习6(2016资阳)为检验某混合气体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

5、体积的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气体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可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成分可能是()AHCl和COBHCl和H2CCH4和CO2DCO2和COB三、物质或离子的共存1共存的实质:物质或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则它们可以共存;若发生反应,则它们不能共存。不能2共存的条件a组内物质都可溶b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会生成沉淀、气体和水。3初中阶段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Cl-——SO42-——OH-——H+——CO32-——Ag+Ba2+H+Cu2+Fe3+OH-CO32-H+Ca

6、2+4离子共存中的隐含条件(1)pH小于7或酸性溶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2)pH大于7或碱性溶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3)溶液无色透明,则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H+OH-如:Fe3+Fe2+Cu2+练习7(2016常德)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K+CO32-BMg2+Cl-OH-CCu2+SO42-H+DBa2+Na+SO42-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