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评课稿.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评课稿.doc

ID:49115764

大小:54.2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8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评课稿.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评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评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评课稿  《认识周长》评课稿《认识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如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对空间和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习的。  学习这一课的目标①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②让学生探索测量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周长方法;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徐老师这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孩子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  1、重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充分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  切实有效地数

2、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为了切实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测量方法的过程。  设计了许多活动,比如“直观感知”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比如小组合作的测量周长活动,而且每种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2、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求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适时的因势利

3、导,让学生探索发现,提高了教学质效。  本节课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实现了第二个教学目标,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内容仅供

4、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