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说课123.doc

硝酸说课123.doc

ID:49150726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硝酸说课123.doc_第1页
硝酸说课123.doc_第2页
硝酸说课123.doc_第3页
硝酸说课123.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硝酸说课12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氮的循环-硝酸》说课稿黄小红一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氮的循环》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而硝酸不仅是氮的重要化合物,也是重要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硝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常常涉及的热点。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硝酸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理论的理解。2.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

2、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了解硝酸的用途和王水的组成。(2)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3)情感目标教学过程中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关系,并且通过玻尔巧藏诺贝尔奖章的故事,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教学重点、难点虽然硝酸的部分性质在初中化学中曾经介绍过,但作为硝酸的性质只是简单提及,而且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尽相同,还原产物也不同,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复杂,更难掌握,因此确立硝酸的特性是本节的重点;强氧

3、化性是本节的难点。二 、说学情    高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初中学过酸的通性,很容易分析得出硝酸酸性;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实验很好奇,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说教法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情况,我设计了相应教学方法。1、以实验促学习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观察→对比(类比)→讨论(推理)→归纳。分散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验演示与物质性质的类比结合起来,引

4、导学生主动学习,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2、利用现代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将讨论题.练习题和实验观察重点展示出来,可以节约课堂时间,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找准学习重点;有些演示实验可在多媒体上做,可以减少污染,配合教学。四、说学法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本学习方法。1.观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2.联想将硝酸知识和大量丰富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3.类比将硝酸性质和浓硫酸进行类比,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4.推理让学生通过推理导出结论,从而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五、说

5、教学程序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步教学程序1.引入新课——联系实际问题,创设悬念引入新课我先展示了一个新闻图片:一辆装载了12吨浓度为69%的浓硝酸的铝槽车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一瞬间看到车辆周围升起一团白雾,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还不停地冒出浓浓的红棕色的“雾”……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望着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深深地体会到好的引课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么的重要。2.探究性质——新知识的授课教学(1)用实验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展示样品,组织学生观察浓硝酸的颜色状态,让一名学

6、生小心闻气味并演示,结合课本重点归纳出硝酸:沸点低/易挥发/酸雾。(2)通过学生阅读自学、教师演示实验及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我们首先展示一瓶在无色试剂瓶中久置发黄的浓硝酸,引导学生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演示浓硝酸受热的对比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评判自己的推测,再让学生根据对现象的分析,讨论下列问题:①分析加热浓硝酸的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推测相关化学方程式。②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为什么?③这样的保存方法还适用于哪些试剂?学生讨论完后,我再点拨疑难点,以加深学生对硝酸不稳定性的认识和理解。(

7、3)新旧知识迁移、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相结合突出重点——强氧化性新课的中心内容是硝酸的氧化性。硝酸是继硫酸之后的另一种强氧化性酸,因此,我先引导学生复习:我们学过的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浓硝酸是否也有强氧化性呢?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能够加以探究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进行知识类比迁移,就可以从浓硫酸的性质推测出硝酸可以与铜反应、常温下铁、铝可以在浓硝酸中钝化、浓硝酸可以与炭反应等知识。演示之前,我先提出了观察的目标:①反应的剧烈程度;②生成气体的颜色;③反应前后溶液颜色如何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

8、实验现象,试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更顺利地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而又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我将实验换成视频。这样既便于学生确定生成的是一氧化氮气体,又能防止有毒气体散失到空气中。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就能很容易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然后扩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