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木雕的少年.docx

买木雕的少年.docx

ID:49179616

大小:14.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9

买木雕的少年.docx_第1页
买木雕的少年.docx_第2页
买木雕的少年.docx_第3页
买木雕的少年.docx_第4页
买木雕的少年.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买木雕的少年.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买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临泉单桥镇养营小学王力一、教材分析:课文讲的是“我”去非洲旅行,想买一个木雕作纪念,又因木雕沉重而忍痛放弃。卖木雕的少年特意送给“我”一个小型木雕。文章表达了少年美好的心灵,颂扬了中非人民的友谊。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自己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但要真正品味语言、领悟写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品味语言、领悟写法。三、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四、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

2、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五、教学策略:1、介绍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中国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等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非洲人民为什么把中国人民看作朋友。2、以读促悟,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六、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并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答: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听朋友介绍木雕”和“挑选木雕”两个部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放弃买木雕”和“赠送木雕”。(二)学习“放弃买木雕

3、”,体会作者以及卖木雕少年的遗憾。请同学们快速读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放弃了买木雕,心情怎样?卖木雕的少年心情怎样?生浏览,回答。(都深感遗憾)带着遗憾的心情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那么,作者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作批注。【设计意图:抓住两个遗憾,凸显文章的主要矛盾。从而通过理解为什么遗憾,如何弥补遗憾,辐射全篇。】学生读,作批注。学生交流:1、重点围绕以下句子展开交流,体会作者的遗憾。a、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1)体会作者对象墩的喜爱之情。知道作者是通过“

4、捧”、“观赏”等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研读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2)理解“爱不释手”。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设计意图: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b、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1)体会少年是个诚恳的人,作者喜欢他的诚恳率直却不能买他的木雕,因而有些遗憾。(2)诚恳地读句子。c、“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1)什么是“语无伦次”?作者为什么这样?(2)体会作者既因喜爱这个木雕而想买,又因路远、木雕重而不能带走深感遗憾,并因必须拒绝诚恳少年的好意而“语无伦次”。(3)理解这是通

5、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4)试着读出作者内心的焦急与遗憾。2、体会少年的遗憾。“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到。(1)少年心里会怎么想?(2)知道少年主要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我却不能带回木雕感到遗憾。【设计意图:通过少年的前两次对话,读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木雕能够卖出去的心情。通过作者的语无伦次,体会到作者的矛盾和遗憾。最后通过质疑,使学生突然明白:少年的遗憾,主要来自于作者是个中国人。】(三)学习“赠送木雕”。作者放弃了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也为他深感遗憾。可是,事情出现了转机。请同学们朗读第10——15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觉得这位少年是个怎样的人?生读,回答,(可爱、善良、纯

6、朴等)那么你是通过文中的哪些句子来体会到他的“可爱”呢?默读课文,做批注。重点围绕以下句子进行交流体会。1、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体会少年的诚意与纯朴。2、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1)课件出示中国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课件出示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有64人为之牺牲。坦赞铁路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背景资料的补充,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3)想象少年和作者的内心独白。

7、【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合理的内心独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两个更加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少年,一个是激动惊喜的作者。】(4)生谈感受。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5)读出你的感动,读出中非两国人民这深厚的情谊。(四)小结。课件出示句子,读。“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是朋友!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