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doc

《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doc

ID:49189217

大小:1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doc_第1页
《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男孩和女孩大脑发育的差别,早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显现,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天生的性别差异将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影响,并且不断强化。而反过来,学习的本身也在改变着大脑的机能发育。因为当孩子玩耍和学习的时候,相对应的脑细胞就会更加活跃且随时更新,而那些不经常使用的部分将会逐渐退化萎缩。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许多,总的概括可以分为四大类: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生理因素、社会因素。非智力因素:男女智力结构差异造成男女学生成绩差异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他们在兴

2、趣、爱好、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力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具体又表现在:(1)女生的向师性比男生要强;(2)女生学习的自觉性比男生要强;(3)女生的学习态度比男生更端正,完成学习任务比男生好;(4)女生的注意力比男生集中,学习习惯比男生好。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造成男女学生单科成绩差异的根源,男女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女生的抽象思维优于男生;(2)男生的逻辑思维优于女生。由于中小学男女学生在智力方面这两个因素的差异,也就导致了女生在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的学习方面,

3、成绩远远优于男生,而男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的学习要好于女生。生理因素:生理是心理的基础,造成中小学生男女学习成绩差异,生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调查表明,男女学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女生比男生发育快,懂事早;(2)女生的兴奋与抑制机能更加平衡、控制行为能力强。社会因素: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每时每刻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中小学生男女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也有其社会因素。在众多的社会因素中,其中有两项因素影响最大。一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存在弊端,学生所学课程的内容,死记硬背的东西多,考试作为

4、唯一的评价手段,有误差;另一个方面,就是目前中小学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更适合女生。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主要方法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女生的性格。班级授课制,静多动少,不适应男生的性格,无疑对男女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克服男女学生成绩差异,促进男女学生平衡发展,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教育本身的职能。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加强素质教育,重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2.照顾生理差异,注意因材施教;3.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男女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地看待分析这一

5、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是有裨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