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doc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doc

ID:49190421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教材分析: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以一本翻开的书页为背景,呈现了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作例子,创设了两个小伙伴对话交流的情境。教学目标: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或儿歌类的书籍。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点、难点:1.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

2、习惯。2.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师)2.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学生背诵童谣、儿歌。师做补充,带着学生读一读。2.导学: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

3、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一)学习童谣——《摇摇船》。1.出示一组有关小船的图片,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谁在摇船?他要摇船去哪儿?他是怎么摇的呢?…………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借助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4.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

4、决的问题多。(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6.汇报交流。(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预设一: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①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宝宝呢?②学生尝试解答。③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宝宝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预设二: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①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②学生尝试解答。③教

5、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8.指导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1.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2.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出示小刺猬的图片3.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谁给小刺猬理的发?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借助拼音读

6、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4.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6.汇报交流。(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问。)①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

7、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②学生尝试解答。③教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④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⑤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8.听儿歌,跟着做动作。三、推荐交流,学会分享(一)教师推荐1

8、.推荐书籍,和孩子一起读目录。2.读了目录后,请学生说说对哪首童谣或儿歌产生了兴趣?3.告诉学生,书里有很多有趣的儿童和儿歌,大家可以多读读。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背儿歌和童谣。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用方言朗读童谣。(二)学生交流1.请学生拿出《经典诵读三百篇》,读读里面的儿歌或童谣。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读给班级其他同学听,会背的小朋友可以背一背。(三)分享图书1.出示课文中学习小伙伴的对话。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