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肝硬化,肝癌.ppt

16肝硬化,肝癌.ppt

ID:49190805

大小:2.48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1-31

16肝硬化,肝癌.ppt_第1页
16肝硬化,肝癌.ppt_第2页
16肝硬化,肝癌.ppt_第3页
16肝硬化,肝癌.ppt_第4页
16肝硬化,肝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16肝硬化,肝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肝硬化,肝癌讲授内容:肝硬化的概念及分类,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病因和病变。肝癌的病因、病变、转移和临床病理联系。重点要求: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肝癌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第十节肝硬化(livercirrhosis)各种原因→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三种改变交错进行→肝硬化在肝脏中只有纤维组织增生,未改建肝小叶结构时叫肝纤维化(fibrosis)。分类:比较混乱,一般有三种。一、按病变分类(1974年的国际会议制定)简单1、小结节型(直径小于1cm)2、大结节型(直径可大于1cm)3

2、、大小结节混合型4、不完全分隔型(早期肝硬化)二、按病因分类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病毒性肝炎性肝硬化2、洒精中毒性肝硬化3、营养不良性肝硬化4、寄生虫性肝硬化5、胆汁性肝硬化6、淤血性肝硬化7、色素性肝硬化8、隐源性肝硬化(不明原因的肝硬化)三、结合病因、病变及临床表现分类 (我国常用)1、门脉性肝硬化2、坏死后性肝硬化3、肝汁性肝硬化4、淤血性肝硬化5、寄生虫性肝硬化6、色素性肝硬化(铁代谢障碍,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一、门脉性肝硬化 (portalcirrhosis)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毒性肝炎(我国多见)乙型,肝硬化中HBsAg阳性率76.7%;慢性丙型肝炎20-30%发展为肝

3、硬化。2、慢性酒精中毒(国外多见)长期大量酗酒→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3、营养缺乏动物实验证明胆碱、蛋氨酸↓→脂肪肝→肝硬化。4、毒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氨基偶氮苯(DAB)、黄曲霉毒素等→肝细胞损伤→肝硬化。发生机制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胶原纤维增生肝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循环被改建肝硬化贮脂细胞(肝星状C)纤维母细胞Ⅰ、Ⅲ型胶原纤维网状支架塌陷网状纤维融合(无细胞硬化)病理变化早期: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稍硬晚期:体积↓,重量↓,硬度↑表面:结节状或颗粒状切面:圆或类圆结节<1.0cm,大小较一致镜下观:1、假小叶形成假小叶是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

4、再生或残存肝细胞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2、假小叶特点▲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再生▲中央静脉偏位,缺如或两个以上。3、纤维间隔宽窄较一致,炎细胞浸润,小胆管增生,假胆管。门脉性肝硬化(portalcirrhosis)镜下观门脉性肝硬化(portalcirrhosis)镜下观门脉性肝硬化(portalcirrhosis)镜下观(mallory染色)门脉性肝硬化(portalcirrhosis)镜下观(masson染色)临床病理联系临床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1、门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概念:门静脉压力>1.96kPa(200mm

5、Hg)原因:(1)压迫肝窦(窦性阻塞)(2)压迫小叶下静脉(窦后阻塞)(3)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异常吻合支形成(窦前阻塞)1、门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临床表现:1、脾肿大2、胃肠淤血3、腹水4、侧支循环形成1、门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脾肿大:白髓↓或纤维化,红髓含铁血黄素沉积,纤维组织↑,贫血、出血倾向(脾功亢进)胃肠淤血、水肿:→食欲↓、消化↓腹水:◆胃肠淤血水肿→肠系膜毛细血管压力◆肝细胞合成白蛋白↓→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肝灭活激素功能↓→醛固酮、抗利尿激素↑→水钠潴留1、门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侧

6、支循环形成a.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大呕血(死因)b.直肠静脉(痔静脉)丛曲张:破裂便血c.脐周及腹壁静脉曲张:"海蛇头"现象(caputmedusae)2、肝功能不全(1)对激素的灭能作用减弱:雌激素↑→小动脉末梢扩张→蜘蛛痣和肝掌男性→睾丸萎缩、乳腺发育女性→月经不调、不孕(2)出血倾向:合成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脾功能亢进破坏血小板(鼻、牙龈、粘浆膜、皮下)(3)胆色素代谢障碍: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肝细胞性黄疸(4)蛋白质合成障碍:A/G下降,甚至倒置(5)肝性脑病(肝昏迷):肠内含氮物→肝内解毒↓→氨中毒结局1、相对稳定。2、持续进行肝昏迷或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3、

7、合并肝癌二、坏死后性肝硬化 (post-necrosiscirrhosis)相当于大结节型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1.病因(1)病毒性肝炎病毒:主要乙、丙型亚急性重型肝炎;(2)药物中毒:中毒性肝坏死2.病理变化肉眼观:肝体积变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有较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直径可达6cm;结节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切面见由较宽大的纤维条索包绕。坏死后性肝硬化(post-necrosiscirrhosis)坏死后性肝硬化(post-necrosiscir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