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

[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

ID:49200789

大小: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1

[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流动人11社会保障研究综述0907020087赵佳0948班一、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我国的流动人口是二元社会发展不平等的状态下,因政策主导而出现的特殊群体,流动人口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群体特征。《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2009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且规模不断扩大,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我国的学者从年龄、从事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做出了总结。程海峰指出,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流动人口以青壮年(15岁一49岁)劳动适龄人口

2、为主体。从总体上看,我国流动人II年龄结构比城镇和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体。并且绝大部分流动人口从事的是工业与建筑业,其余则为饮食服务业和个体工商业等。他们从事的是一般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粗、重、脏、累、苦的工作,且基本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概念,他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很容易染上职业病或者出现工伤事故。I郎朗指出我国流动人口的学历水平主要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学历水平高于农村常住人口但比城镇常住人口学历水平低。2陈敦贤指岀流动人口在城市处于漂泊状态,其身在城市而根在农村,由于在城

3、市缺乏社会保障。流动人11与农村保持密切联系,没有隔断与土地相连的脐带[。彳1程海峰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初探《经济纵橫》2005年第I期(总第181期)2郎朗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探讨《法制与社会》2009第5期(上)'陈敦贤.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论略《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第3期由此可见,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出于摆脱贫困的目的来到城市,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出于农村与城市的“两栖”状态。郑功成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并逐渐向农民工家庭成员以

4、及城市居民扩展。它带有明显的传统户籍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耍求相冲突并使流动人口出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的痕迹。流动人口往往居无定所,工作与生活充满变数,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其子女也不能够享受与当地居民一样的教育机会等权益。并且近年来,流动人口的结构日趋复杂,流向走向多元化,流动人口的追求不断攀升,他们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因此,流动人口的权益急切需要得到保护。4二、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现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温饱,而是更高的生活福利,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我国近几

5、十年一直在进行社会保障的建设。在国家对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社会保障的实施项目、覆盖范围、待遇水平、服务标准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一定成就。由于流动人口FI益增多,这一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在社会保障建设中也针对流动人口做岀了很多的思考和努力。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于1993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这一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明确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可以说1993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分界线:1

6、993年以前,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载体是“劳动保险”,从1978年至1993年的15年里,改革以社会统筹为重点,旨在修复劳动保险的筹资和统筹机制;1993年以后,屮国社会保障的制度载体主要是“社会保险”,辅之以“社会救济”。经过10年多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这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但迄今为止,各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是以户籍为基础的,

7、对于流入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处于初步探索阶段。5我国的流动人

8、

9、主要为农民,由于其身份的限制,政策制定者认为农民有土地保障,在目前尚没有搞好城市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还不到解决的时候,因此政府基本上不承担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责任。陈敦贤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论略《屮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总第150期倪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初探《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6期郑功成屮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第1期“作为一种以解除国民生存危机和保障国民基本生活为本

10、源职责的制度安排,现代社会保障更是显著地具有了增进国民福祉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7因此,在现代国家,公民享有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等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是所有公民平等享受的公共产品,不应该因公民身份、地域或其他先赋性条件不同而有区别。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因流动性较强而成为社会保障的一大难题,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和5.5%。而农民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