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doc

ID:49204391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1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口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的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有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本组无论是阅读、述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屮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

2、和延伸。教学屮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课文讲的是儿位名人的故事,但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名人的丰功伟绩,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这些名人的资料,课文教学屮以列宁和小男孩你喜欢谁为主线,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作者的写法。学生能够从文章中抓住重点词句來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学第一段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抓特点写灰雀的方法。这篇课文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孩子们

3、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到了高尔基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也体会到了小男孩的聪明、勇敢、对工作一丝不苟。续写很成功,大多数孩子都认为小男孩会冋来,并成功完成了拍摄任务。学生续写非常成功,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实践证明,给孩子一个空间,它会给我们一个惊喜。本单元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比较好,但是课前预习做得很不好,没有儿个人去查找搜集资料,以后在这方面还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个熟悉的人,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条理清楚,知道通过具体的事情去写人,也有一部分学生不知从何着手,东一句西一句,语句表达不清,线索混乱,需要好好加强练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本组教材以生活中的事物

4、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三篇精读课文、《找骆驼》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四”组成。本组教学吋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可安排学生看课文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录音或教师朗读的熏陶。1.自读。2.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3.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

5、感情后,再进行背诵的练习在上课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1、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但合作效果不佳。2、重视学生说的训练。3、缺少个性化阅读。面临期中考试,一边学习新课,一边复习。学生因为活动多学习积极性不高,心太浮燥,有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今后,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期中考试考个好成绩。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

6、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釆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V。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能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还注意引导学生写法的指导,练习说话。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1、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够,例如对归纳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想象方法的指导,要有具体策略如:可结合图片想象;可结合生活实际想象;可通过读语言文字想象等。2、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用的

7、功夫不够,力争每节课,都耍找准一个点指导学生朗读,在读的方式方法上多样化。3、重视发挥教师的评价功能,忽略了学生课堂上的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