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雕塑—讲课.ppt

古代雕塑—讲课.ppt

ID:49225793

大小:2.87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2-02

古代雕塑—讲课.ppt_第1页
古代雕塑—讲课.ppt_第2页
古代雕塑—讲课.ppt_第3页
古代雕塑—讲课.ppt_第4页
古代雕塑—讲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雕塑—讲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请说说:课本中介绍的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什么是陵墓雕塑?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继续拥有权利并继续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量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示威严。在墓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做为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乾陵墓道昭陵六骏之一萧景墓前辟邪什么是宗教雕塑?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由于我国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型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请同学分组讨论欣赏以下作品:(请同学们以下面的表格为例进

2、行讨论欣赏)第一组霍去病墓石刻第五组敦煌莫高窟第二组秦始皇兵马俑第六组麦积山石窟第三组汉代击鼓说唱俑第七组云冈石窟第四组三彩骆驼载乐俑第八组龙门石窟霍去病墓石刻霍去病墓形状象匈奴居地祁连山,冢上有坚石,冢前有石人、石马,这组石刻约是元狩六年后不久雕凿。至今尚存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虎、野人食熊、异兽食羊、卧猪、卧牛、石鱼等十数件,是我国现存早期石雕群中体积最大的圆雕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马

3、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

4、的过洞中。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现代人。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新题高打,陶俑平均身高1.7米,身长2米,在世界上海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在世界雕塑史上蔚为奇观。陶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

5、大到身体结构,小到毫发,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陶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器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兵将士的真实写照。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兵马俑的种类跪射俑高:186cm重:240kg身穿齐膝长襦,外披铠甲,头冠圆形发髻,双目凝视前方,两手做持弓弓箭状。跪射俑立射俑高:186cm此俑为不着铠甲的轻装步兵俑,在一个方阵中,要轮番射击不伤自己人,会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射击方式。立射俑军吏俑高:1

6、96cm重:166kg头戴长冠,身穿交领长襦,腰间束带。神情沉着稳健,是个轻装的下级军吏。军吏俑将军俑高:196cm重:240kg是秦代的都尉,起着指挥、统帅作用。头戴双卷尾冠,足穿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或着长袍,有的显现雄壮威武,或显现气宇轩昂表现儒将之风。将军俑战袍武士俑高:190cm重:240kg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携箭,这种不带头盔,不着铠甲的武士,更显现秦均英勇善战和大无谓的精神。战袍武士俑铠甲武士俑高:183cm重:190kg披甲站立,或免冠,或头戴软帽,腿扎行膝,

7、脑后绑六股宽辩行扁髻,个个神情严肃恭谨。跪射俑将军俑骑士俑御手俑跪坐俑立射俑铠甲武士俑骑兵鞍马俑,一般立于马前,一手牵缰绳,一手作提弓状。骑兵俑头带圆型小帽,身穿紧腰窄袖短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骑兵鞍马俑铜马车汉代击鼓说唱俑说唱俑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把一个书吏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塑造在我们眼前。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三彩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三彩骆驼,背载丝稠或驮负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鬓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

8、活形象,使人回忆起当年驼队行进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敦煌莫高窟在甘肃西部,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在长达1618米的崖壁上,分布着492个洞窟,保存着从十六国到;元代900多年间的佛教石窟艺术珍品,其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塑像2415躯。如此众多的稀释奇葩,使世界各国惊叹不已。麦积山石窟麦积山是一座状如麦堆的孤山,石窟就开凿在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垂直峭壁上,上下有栈道十余层相通。山顶有一座隋代古塔,高9.4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