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缺陷.ppt

热处理工艺缺陷.ppt

ID:49253951

大小:19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03

热处理工艺缺陷.ppt_第1页
热处理工艺缺陷.ppt_第2页
热处理工艺缺陷.ppt_第3页
热处理工艺缺陷.ppt_第4页
热处理工艺缺陷.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处理工艺缺陷.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处理工艺缺陷与零件结构一、热处理工艺缺陷及其防止措施 钢热处理后的缺陷常有硬度不高、硬度分布不均匀、变形与开裂等。1、硬度不足或出现软点淬火后零件硬度偏低和出现软点的主要原因是:(1)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低或保温时间不充分,淬火组织中有残留铁素体;(2)加热过程中钢件表面发生氧化、脱碳,淬火后局部生成非马氏体组织;(3)淬火时,冷却速度不足或冷却不均匀,未全部得到马氏体组织;(4)淬火介质不清洁,工作表面不干净,影响了工件的冷却速度,致使未能全部淬硬。2.零件变形与开裂零件出现表面裂纹导致表面或整体开裂是不允许的,一般

2、作为废品处理(高碳钢淬火零件内部出现微裂纹,经回火后能消除的除外)。(1)引起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在淬火加热时零件由于热应力以及高温时材料强度降低延性增加会导致变形。对合金钢而言,由于其导热性较差,若加热速度太快,不仅零件变形大,甚至有开裂的危险。零件淬火后出现变形、开裂,热处理工艺不当是重要因素:如加热温度过高造成奥氏体晶粒粗大,合金钢加热速度快造成热应力加大,加热时工件氧化、脱碳严重,冷却介质选择不当,工件入冷却介质的方式不对等诸因素都会导致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在正常的淬火工艺下:材质本身及前序冷热加工。诸如钢材内在夹杂

3、物含量、化学成份、异常组织等超过标准要求,淬火之前工件表面存在裂纹、有深的加工刀痕,以及零件形状分布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导致淬火过程中零件变形甚至开裂。(2)防止淬火工艺过程零件变形、开裂的措施:a)正确选材和合理设计。对于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应选用淬透性好的钢材,以便采用较缓和的淬火冷却方式。在零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热处理结构工艺性。b)淬火前进行相应的退火或正火,以细化晶粒并使组织均匀化,减少淬火内应力。c)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防止过热缺陷,同时也可减少淬火时的热应力。d)采用适当的冷却方法,如双液淬火、马氏

4、体分级淬火或贝氏体等温淬火等。淬火时尽可能使零件均匀冷却,对厚薄不均匀的零件,应先将厚大部分淬入介质中。薄件、细长杆和复杂件,可采用夹具或专用淬火压床控制淬火时的变形。e)淬火后应立即回火,以消除应力,降低工件的脆性。一、热处理件结构工艺性 在设计淬火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时,应掌握以下原则:1、在零件设计过程中,要在尖角、棱角地方倒角。因为尖角、棱角部分是淬火时应力最为集中地方,往往成为淬火裂纹的起点。零件存在危险截面应加厚薄壁开工艺孔避免淬火变形、开裂2、在选择材质时,严格按标准取用钢材,特别要注意其中的化学成分

5、以及硫、磷含量、非金属夹杂杂等级是否符合标准。3、合理安排加工工艺路线,通过淬火之前的热处理(退火、正火等)将组织调整到正常组织,内应力予以消除,特别要使组织细化。4、前序的冷加工及热加工不要留下表面及内部裂纹及深的刀痕。5、淬火前工件予留足够的加工余量。零件淬火变形后可通过机械方法校直,减少变形量,但仍恢复不到要求的公差,因此需要要通过切削或磨削的办法消除变形,为此淬火之前必须留足加工余量。某机车柴油机曲轴选用42CrMo钢制造,制作工艺如下:下料→锻造成毛坯→退火→粗车机加工→调质→精加工→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

6、火→研磨→入库某汽车齿轮采用20CrMnTi钢制造,其制造工艺如下:下料→锻造成圆饼→退火→粗车并铣齿成型→精铣齿轮→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研磨→入库。本章小结钢的奥氏体化奥氏体的形成钢加热时如何得到细小的奥氏体晶粒连续冷却和等温冷却马氏体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钢的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淬硬性与淬透性钢的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其它表面强化工艺热处理在加工顺序中的位置热处理的工艺缺陷与零件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