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

ID:49262823

大小:1.95 MB

页数:87页

时间:2020-02-02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_第1页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_第2页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_第3页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_第4页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木工程施工孙延芳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一、地基加固处理采取各种人工加固处理的方法,以改善地基性质,提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和基础埋置深度。加固的原理: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注意事项:在拟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到施工方面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具体的措施:改变建筑物体型,简化建筑平面;调整荷载差异;合理设置沉降缝;采用轻型、柔性结构;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对地基进行移轴处理;施工中正确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加固的方法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挤密桩法、化学

2、加固法、预压固结法、深层搅拌法等。这些加固方法,可归纳为“挖、填、换、夯、压、挤、拌”七个字。“挖”挖去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土层中。“填”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要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则可在软土层上回填一层一定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软土层的承压力。“换”换填最常用的就是“换填垫层法”,换填垫层法是先挖去浅层较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然后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处理方法。“夯”利用打夯工具或机具夯击土壤,排除土壤中的水分,加速土壤的固结,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压”预压法又称排水固结法,是通

3、过预压使软粘土地基中空隙水排出,土体固结而强度提高,达到减少地基完工后的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挤”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中灌入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或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除桩管。“拌’利用水泥或水泥系材料(如石灰)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原位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二、桩基础工程桩基础就是利用承台或基础梁将沉入土中的基桩联系起来,以便承受整个上部结构重量的一种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它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桩的材料可用砼、钢或组合

4、材料组成。桩的作用: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桩的直径不大于250mm的称为小直桩;250mm~800mm的桩称为中等直径桩;直径大于等于800mm的桩称为大直径桩。桩按受力情况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端承桩是穿过软弱土层而达到坚硬土层或岩层上的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岩层阻力承受;施工时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尖标高可作参考。摩擦桩完全设置在软弱土层中,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土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上部结构的荷载由桩尖阻力和桩身侧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阻力共同承受,施工时

5、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桩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根据沉入土中的方法,可分打入桩、水冲沉桩、振动沉桩和静力压桩等;灌注桩是在桩位处成孔,然后放入钢筋骨架,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灌注桩按成孔方法不同,有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及爆扩成孔灌注桩等。2.1钢筋混疑土预制桩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预制构件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沉桩设备在设计位置上将其沉入土中。特点:坚固耐久,不受地下水或潮湿环境影响,能承受较大荷载,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进度快,能适应不同土层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型。钢筋混

6、凝土预制桩有方形实心断面桩和圆柱体空心断面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桩的类型、成孔过程对土的挤压情况、地质探测和试桩等资料,制定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打桩机械,确定打桩顺序,桩的预制、运输,以及沉桩过程中的技术和安全措施。2.1.1施工准备场地平整及周边障碍物处理定桩位及埋设水准点:依据施工图设计要求,把桩基定位轴线桩的位置在施工现场准确地测定出来,并作出明显的标志。在打桩现场附近设置2~4个水准点,用以抄平场地和作为检查桩入土深度的依据。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方。桩帽、垫衬和送桩设备

7、机具等的准备。管桩及长度在10m以内的方桩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方桩在打桩现场制作;预应力砼空心管桩一般在工厂加工。模板:保证桩的几何尺寸准确,使桩面平整挺直;桩顶面模板应与桩的轴线垂直;桩尖四棱锥面呈正四棱锥体,且桩尖位于桩的轴线上;底模板、侧模板及重叠法生产时,桩面间均应涂刷好隔离层,不得粘结。2.1.2桩的制作、运输、堆放钢筋骨架: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数量不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离应大于30d0并不小于500mm。桩顶和桩尖直接受到冲击力易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桩顶和桩尖钢筋配置(如图2.2所示)应作特殊处理。钢筋骨架

8、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检验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