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

ID:49289637

大小:494.4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2-03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_第1页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_第2页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_第3页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_第4页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稀土元素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探明稀土资源量(REO)超过1000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量大于21000万吨,显示出我国稀土资源的巨大潜力。我国西部地区是轻稀土资源的最主要分布区,仅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区地表至地下200m范围内已探明稀土资源量约10000万吨,平均含稀土氧化物(REO)3%~5%,预测全区稀土资源量超过13500万吨;中国南方的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已探明资源量正式公布的数字为150万吨,另有调查资料统计,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量840万

2、吨,预测资源远景为5000万吨,表明我国南方中重稀土资源潜力巨大。稀土元素独立矿物稀土元素作为主要或者基本含量的矿物,在矿物分子式中,稀土元素占据一定的位置,称之为稀土元素的独立矿物,目前已有140余种,有的非稀土元素的独立矿物,如磷灰石、榍石等,由于其稀土元素含量有时可高于5%,故也将其归于此类。磷灰石中或多或少含有稀土元素,其最高可达12%(王中刚,1989),而在已有的研究资料中,磷灰石中稀土元素含量可高达20%(内蒙古黑鹰山富铁矿床磷灰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磷灰石磷灰石是一种遍在性的矿物,几乎存在于各种火成岩中,在变质岩、

3、沉积岩中也有所见。在一系列的霞石正长岩体中都很富集磷灰石,早期为含磷灰石的霞石正长岩,晚期为磷灰石岩和磷灰石—霞石岩,前者磷灰石含量为45%,后者高达60%—90%。在含稀土的变质碳酸盐中,块状磷灰岩(RE2O32.5%)、硅化角砾状磷灰岩(RE2O31.5%)、含磷透灰岩(RE2O31.7%),稀土元素呈类质同象分散到磷灰石中。磷灰石存在的普遍性与其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使磷灰石成为获取稀土元素的一个较为合理和有效的方式磷灰石中稀土元素置换的晶体化学特征稀土在磷灰石中置换Ca,而Ca在晶格中占据两个位置,较大的9次配位和较小的

4、7次配位。因此它可以容纳从La到Lu的各稀土元素,是一个任意配分型的含稀土元素矿物,它能够反映成岩、成矿时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及某些地质条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成因考虑到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受多种地质因素所制约,不同成因和具有不同物质来源的磷灰石很可能具有完全相同或相似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既具有相同稀土元素含量和相似稀土元素分配型式的磷灰石样品,其寄主岩矿石并非都是同源和同期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因此,部分学者仅仅根据磷灰石的稀土元素分配式来判断铁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形成过程是很不确切的(余金杰等,2002)影响磷灰石中铕异常的因素(1)矿物结晶时

5、所处的构造环境和氧逸度值;(2)成岩(矿)体系中铕矿物的结晶顺序;(3)成岩(矿)物质源区铕的本底含量。(张绍立等,1985;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87;Frietsch等,1995)。鉴于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尚很难对某种成岩(矿)物质源区铕的本底含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了解前两种地质作用对铕地球化学性质的制约机制对于解释铁矿石中磷灰石铕异常特征至关重要。在形成环境较深的构造环境,氧逸度较低且具有与磷灰石伴生并含铕的重要矿物(透辉石、斜长石)结晶时间早于磷灰石的条件下,铕的负异常现象很明显。在花岗岩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

6、稀土元素分布有一定规律性,花岗岩类的形成时代及物质来源(母体物质类型)、岩浆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岩浆形成机理或过程、岩浆分异演化程度、交代蚀变作用等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稀土元素在花岗岩中的地球化学的行为。岩浆形成方式、演化程度和岩浆成分不同源区所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演化程度不同,因此对岩浆中的稀土元素分布也有重要影响。由壳幔混合而成的壳幔型花岗岩,上地幔与地壳部分熔融产物混合的比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成分的岩浆,相应的稀土元素组成也有差异。一般在残余相矿物成分相同情况下,部分熔融程度低时所形成的岩浆稀土含量高,而部分熔

7、融程度高时则更大程度地保留了上地壳Eu中度亏损的特点,稀土元素也与之相近。由上地壳经中等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由这种岩浆经高程度分离结晶所形成的碱长花岗岩,其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明显不同,与前者相比,后者Eu亏损程度明显增加,重稀土相对富集由上述因素所决定,一个复式岩体从早到晚或一个岩体的不同相带,常出现不同的稀土元素分布形式。一般总的演化趋势是:从早到晚重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增多,Eu亏损愈加明显,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逆时针变化。交代蚀变作用对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的影响较强列的交代蚀变作用会引起稀土元素的丰度和分布模式的明显改变。

8、Flynn和Burnham(1978)的实验表明,含F,Cl的流体对岩浆岩的交代蚀变作用最造成稀土元素的普遍降低,富含F的流体对稀土元素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淋出作用,而富含Cl的流体则较明显地选择淋出E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