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

ID:49292829

大小:1.83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2-0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3二氧化碳(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我干冰的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猜一猜:它是谁?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罪魁祸首”你知道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它对人类有用吗?0.03倾倒实验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部蜡烛后熄灭.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6-3】溶解性实验塑料瓶变瘪了.部分CO2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实验6-4】根据实验6-3和6-4完成下表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不燃、不助燃1、通

2、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低温下能变成液体或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3、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通常状况下,1L水中约溶解1L二氧化碳,加压后溶解得更多)小结: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以作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实验探究:【实验6-5】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提示:紫色石蕊试液是由石蕊颗粒和蒸馏水配置而成,它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色)小花由紫变红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由紫变红CO2

3、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CO2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烘干第四朵小花小花由红变紫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CO2+H2OH2CO3H2CO3H2O+CO21、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氮气也有类似的性质)小结: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利用此反应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你能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吗?干冰人工降雨、冷藏食物

4、光合作用、温室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可制汽水、纯碱等灭火化工原料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小结可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能够参与光合作用干冰升华吸热能与别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决定反映CO2的用途虽然不少,但是空气中的CO2是否越多越好?太多会造成什么后果?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通风换气。死狗洞?死狗洞?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附近有一个“死狗洞”,狗、猫等动物一走进去,挣扎几分钟就死了,人却可以安然无恙地通过这个洞。迷信的人因此说,洞里面有“屠狗妖”。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异的现象呢?思考:一些

5、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深洞,在进去之前,应如何检验其中的CO2含量?北方冬天时期,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常用点燃的火把来照明.或者要用蜡烛做灯火试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想一想1、以下的事实或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有()A、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B、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正放在桌面上;C、一个两端(均挂有纸袋)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纸袋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倾斜;D、用二氧化碳气流吹肥皂泡,肥皂泡在空气中下沉。A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B、将气体从一

6、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3、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mL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一支加热,另一支撒入少量的活性炭,其中颜色变化正确的是:()①红—紫—无②紫—红—紫③紫—红—无④无—红—无;2、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DC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B、石墨用作电极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A作业:P123习题:6、7、8课外思考:

7、日常生活中,我们给墙壁抹石灰,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