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融合,负阴抱阳.pdf

土洋融合,负阴抱阳.pdf

ID:49302707

大小:92.9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土洋融合,负阴抱阳.pdf_第1页
土洋融合,负阴抱阳.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土洋融合,负阴抱阳.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管理学报第14卷第1期2017年1月大,而有趣性要求研究者突破既有认知,需要反同时,需要争取自己主场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学直觉。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同行也可能对“有趣”术争鸣中保持主场的阴阳平衡。有不同的认识。在现有评审体制下,少数评审(3)社会科学没有一个天然最优标准,产生人的经验认知和兴趣决定了文章的发表,但是同一结果的路径是多样的,因此学术的审美观事实证明让评审人感兴趣的文章(包括发表在也应该是多元的阴阳平衡,不应走向单一化的顶级期刊),最后没有引起其他同行的广泛兴趣乏味按照社会学家拉金等因果复杂性的思(低的他引率)。换言之,在当下西方学者主导想,多种路径可

2、以达到同一结果。美国式“阳中英文期刊的背景下,很可能发表他们感兴趣的之阳”的主导研究范式,不自觉的假定了美国标文章,而不能保证发表切题中国管理实践和文准的唯一正确性,使得学者们的学术审美观走化,令中国管理学者觉得也有趣的文章。引入向了单一化的乏味。正如中美人民天生就有肤西方规范与严谨性,并做中国人也感兴趣的中色和轮廓的差异。这种差异本身不代表任何一国式研究,才能实现中西方管理研究的阴阳平种轮廓优于其他,而恰恰是“各美其美”,“美美衡。与共”的平衡。但如今在中国出现了以整容高(2)中西方学术争鸣也需要平衡主场优势鼻梁为美的趋势,中国人怎么就“天生不美了”,大家

3、都知道按照NBA竞赛规则,两个篮球让位“美国之美”来界定“中国人之美”。试想一队,无论实力均衡还是悬殊,在竞赛中必定要轮个趋同的“美”,还会是美吗?流换主场,以保证竞赛公平。这是因为任何一即便考察下宗教的历史也会发现,几千年个篮球队在他的主场通常会发挥更好,也即主来那么多大智慧的宗教人士都没能一统天下。场优势:熟悉的场地、热烈的啦啦队等。把中国今天各宗教还独立存在。管理理论需要接触自与西方管理社群看做两个篮球队,如果中国管己的土壤,争取自己的“信徒”。在中西方交往理学者只在美国主场上竞赛,可以预见客场竞的过程中,既相互趋同又保持自身独特性,既融赛的中国队,难

4、以发挥最佳水平,也难以获得入西方主场也保留自己主场,既做西方人认同“啦啦队”最热烈的喝彩。现在西方期刊就像洋的东西也立足本土实践和思想,开展东方人感餐一样标准化了,合法性高,容易获得认同。但兴趣的本土研究,实现中西方的阴阳平衡,也许如果中国管理学者都涌向西方期刊,美国人吃才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路径。值得欣不饱了,就会设法把门关上。正如加入WTO慰的是,海内外很多华人学者已经认识到本土15年后,中国在自动转为市场经济国家中遇到研究的有趣性和重要性,组织管理研究(MOR)的挑战。由此,西方高质量期刊能否切合中国等期刊也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贡文

5、化,解决中国一些独特的管理实践是值得怀献了整个学术社群。疑的。中国在参与西方主场学术竞争与争鸣的土洋融合,负阴抱阳李平12杨政银(1.西交利物浦大学管理学院;2.哥本哈根商学院)周南教授学术道路的所谓“一年土,二年从“天边”走回“眼前”,周南教授的研究问洋,三年回头认爹娘”,与中国管理学术界、中国题从美国转回到中国,其研究思维也以事理为企业实践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近现代的发展主的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转变为以人情为主趋势何其相似!“穷家富路”,“穷”在家(阴)、的阴阳平衡的非线性思维,而研究方式则从美“富”在路(阳),“贫穷”的家境逼迫着“寒门之国式转变为中国

6、式。纵观周南教授研究对象和子”勇敢走出去,远渡重洋,师夷长技,发展壮大研究视角的两大转变,可认为他的“回归”蕴含自己。在远游中增长见识才干,积累“财富”之以下两大主题。后,远行的游子需要回归故乡,挖掘故土中的文1“落叶归根”化养料,获得精神的滋养,以便再次向更远的地方出发。周南教授学术道路的30年,从某种意义上·26·煮茶问道·本土管理研究论坛看,仿佛走了“弯路”,绕了一个“圈子”。他始于寻本土文化的源头,而中国文化这股活水的源头学习美国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式,并研究美国正是阴阳平衡思维视角,或称“阴阳之道”。问题,终于采用中国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式,进中华文明

7、源远流长,延绵不绝。“欲流之远而研究中国问题。然而,这样的“弯路”其实不者,必浚其泉源”,追本溯源,作为群经之首的可避免,并且十分必要。这是因为本土学者对《易经》就是中国文明之河的滥觞。中华文明浩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环境缺乏敏感,难以发现荡几千年,“不择其细”而成洋洋大观。这条文其中潜藏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于从外部视角看明之河最初的发源,虽在高远之处,却是其后流来极具学术价值的现象,常常“熟视无睹”,“置远深大所必不可少的“根“或“种”。正是因为这若罔闻”。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在非西方国家提股最初的源头活水串连、吸纳、融汇了无数旁支倡本土研究的大多都是海归学者,正如

8、苏轼诗细流,最终汇聚成磅礴向东的中华文明大河。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