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制造工艺.doc

弹簧制造工艺.doc

ID:49304042

大小:10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9

弹簧制造工艺.doc_第1页
弹簧制造工艺.doc_第2页
弹簧制造工艺.doc_第3页
弹簧制造工艺.doc_第4页
弹簧制造工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弹簧制造工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弹簧制造工艺§10.1概述圆柱形螺旋弹簧(拉,压,扭)圆锥形螺旋压簧引信弹簧鼓形螺旋弹簧盘簧片状弹簧一、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1.结构要素(十章自画图1)d----弹簧钢丝直径D----弹簧中径D1-------弹簧最小内径D2-------弹簧最大外径h----弹簧自由高度hd-------弹簧全压缩高度λd-----全压缩时弹簧的变形量t-----弹簧节距α----螺旋角L-----钢丝展开长度n----工作圈数n1------总圈数c-----弹簧指数(D/d).图10—1弹簧单圈展开图:(十章自画图2)图10—2工作圈n—实际参加工作的簧圈。支承圈—保证弹簧轴线垂直于支承面,而不

2、参加(压缩)工作的弹簧。n1=n+(1.5~2.5)圈一般为(~)圈2.技术要求。抗力检验:(十章自画图3)hj---------弹簧检验高度Rj1--------弹簧检验抗力下限Rj-------弹簧检验抗力上限Rj1≤R实≤Rj2(合格)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图10—3引信击针簧零件图(十章自画图4)技术条件:1.材料钢丝丙—0.45—YB647—672.总圈数n1=9±0.753.右旋4.钢丝展开长度L=210mm5.弹簧端部磨平,两端要和邻圈靠拢,但要有间隙,以便清洗和电镀。6.弹簧缠好需要回火处理。7.按WJ542—67镀锡,并涂3~5%酒精虫胶漆。8.全压缩状态保持三昼夜,

3、弹簧不应发生断裂。图10—4一、引信用弹簧钢丝钢丝直径:0.2~1.5mm钢丝材料:高碳钢(65H号以上);工具钢:T8A、T9A、T10A§10.2螺旋压缩弹簧的缠制缠制方法:1.有芯轴缠制2.无芯轴缠制(自动缠簧机)有芯轴缠制:将弹簧钢丝在芯轴上缠绕,得到芯轴状的弹簧。不同弹簧需要不同的芯轴。无芯轴缠制:节距、直径可调,可获得不同形状的弹簧。(圆柱形、圆锥形、腰鼓形)引信生产中,弹簧多采用无芯轴缠制——自动缠簧机。自动缠簧机工作原理:(十章自画图5)图10—51--定径销2--芯轴3--送料鼓轮4--校直机构5--导向板6--定距块7--待缠绕的弹簧1.校直机构组成:由交错配置的磙

4、子组成。功用:消除钢丝卷料的弯曲度,有利于提高弹簧的精度和抗力。2.送料机构组成:一对或两对滚轮组成。功用:靠滚轮转动时与钢丝间的摩擦力来实现送料。3.导向机构组成:由上下成对的导向板组成(导向板开有圆形槽)功用:在送料过程中引导钢丝沿圆槽轴线送进,避免钢丝在缠簧前发生弯曲。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4.缠制机构组成:由定径销,定距块组成。功用:缠制成一定形状、直径、节距的螺旋弹簧。定径销—控制弹簧的直径。定距销—控制弹簧的节距。5.切断机构组成:由切断刀和芯轴组成。功用:切断,控制弹簧总圈数。§10.3弹簧缠制后的其它工序1.切头目的:去掉毛刺,控制弹簧总圈数,使圈头与相邻圈间留有一定的

5、间隙(有利于防腐处理)。2.修整目的:调整弹簧的自由高度和中径等参数(因为钢丝质量和缠簧机精度的影响,缠制出的弹簧不一定符合图纸要求)。3.磨端面目的:控制弹簧的不垂直度,改善弹簧的受力情况。(十章自画图6)端头厚度:Δ≥0.25d当d≥0.5mm时,需磨端面。当d≤0.5mm时,不需磨端面。图10—64.回火处理目的:消除弹簧缠制后钢丝中存在的内应力,增加材料的韧性,稳定弹簧的尺寸和抗力。回火温度:180°~240°C保温时间:5~15分5.防腐处理目的:防腐蚀,延长寿命,稳定弹簧抗力,常用度锡或发蓝。6.强压处理目的:稳定弹簧的尺寸,同时也为了暴露弹簧的隐患。方法:1)静压法:  

6、  将弹簧压到圈与圈碰上(压死),并持续一定的时间。(几分钟~几小时)   2)多次压缩:    将弹簧多次压缩(3~10次),每次压到圈与圈碰上。初压缩量—弹簧“立定”以前自由高度的缩短量。用可靠性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检验弹簧,质量更容易保证。§10.4园柱螺旋弹簧的检验检验项目:最小内径D1最大外径D2自由高度h弹簧抗力Rj一、最大外径D2的检验用样圈检验,弹簧能自由通过样圈为合格,否则为不和格。(十章自画图7)H=h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h------弹簧自由高度图10—71.样圈工作尺寸DT1)弹簧镀前检验DT的公称尺寸=D2-0.01 (0.01为两倍的镀层厚度)DT的制造公差、

7、磨损公差按轴用量规定的公差查取。2)弹簧镀后检验DT的公称尺寸=D2    2.样圈的外径dWdW=D1+2·(8~10)二、最小内径D1和自由高度h的检验(十章自画图8)D1和h用一个量规检验  X≤h≤D合格dT<D1 图10—81.检验h的量规尺寸。D=hmaxX=hminD—量规大端公称尺寸X—量规小端公称尺寸。hmax—弹簧最大自由高度hmin—弹簧最小自由高度   2.检验D1的量规尺寸。     1)弹簧镀前检验        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