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技术.ppt

生猪养殖技术.ppt

ID:49329774

大小:1.49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2-04

生猪养殖技术.ppt_第1页
生猪养殖技术.ppt_第2页
生猪养殖技术.ppt_第3页
生猪养殖技术.ppt_第4页
生猪养殖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猪养殖技术一、我市养猪场存在的问题和养猪业发展趋势(一)、我市养殖场存在的诸多问题:1、猪场建设和规划选址不合理,猪舍规划紊乱,设施落后,设备不配套,很难满足养猪场的环境和饲养要求,2、环境控制设备和饲养设备通风、降温及加热等设备跟不上3、粪污处理普遍采用直排方式,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二)、养猪业发展趋势1、由注重数量型向注重质量发展创新和改变饲养工艺、改善设施、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建立与完善猪肉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猪肉”生产体系、建立兽医卫生体系,严格控制兽药的使用,统一生产模式,统一防疫免疫,统一肉品质量检验,以提高猪肉品质。

2、2、由兽医防疫向工程防疫发展从猪场选址、总体规划和工程措施入手,努力实现猪场多点生产工艺方式、建立适当的防疫隔离带、完善猪场的进出消毒制度,实施工程防疫。3、由耗能型向节能型发展节水:改传统的水冲粪为干清粪的零排放处理;节电:改传统的整舍降温或加热方式为局部降温、加热方式。4、由污染型向生态型发展根据当地的土地消纳能力进行适度规模生产,无污染的粪便零排放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开发。5、由分户散养为主转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二、规模养猪场场址选择与布局选址:场址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防疫和环保不仅要想到目前

3、的情况,还要考虑今后周边环境的变化对牧场的影响,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身的处理能力。(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三)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二、地域与地形地势1、地域2、地势3、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平方或上市商品育肥猪每头3—4平方,年出

4、栏1000头,总用地面积按不少于5亩的标准匡算。三、水电交通一般用水量可按年出栏1万头,每天100—120T的用水标准设计。用电量一般按年出栏1万头需配50KVA容量标准进行匡算。交通便利,但应避开主要干道,猪场内设立净道和污道。四、投入成本一般以年出栏万头规模计算,需投入500—1000万元。布局:猪场的总体布局一般多分为生产区、生活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生产区内料道、粪道分开,生产区各类猪舍排列有序,按照风向与地势,自上而下,按公猪舍、母猪舍、产仔舍、育肥猪舍的顺序排列。废弃物处理区设在生产区的最下风向低处。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

5、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二)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三)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四)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五)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六)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双列式猪舍深度一般为8—12米,长度40—60米,沿口高度3.0—3.5米。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下列设施设备:(一)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二)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三)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

6、便清洗消毒;(四)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六)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与利用(一)、种公猪对环境的要求1、适宜的温度种公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以18—20度。夏季要通风降温,确保舍内温度不高于30度。冬季要防寒保温2、适宜的温度种公猪生长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高湿度易患疥癣、湿疹等疾病。3、良好的光照可以提高繁殖力和抗病力4、无污染的生活空间公猪舍内屋顶应设有

7、通风窗,自然换气,保持空气清鲜(二)、种公猪的营养需求1、要求有理想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组氨酸等2、要求有足够的能量,但又不能过高过高,表现肥胖,减少精液量和活力。3、要保证供给必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4、公猪的日粮应以精料为主在配种期,每天需要供给配合精料2.5公斤左右。配种繁忙时,应每天补充鸡蛋、鱼粉等动物性饲料。非配种期每天需要配合精料2公斤左右。体重控制在150公斤—200公斤之间最好。在配种前后1小时不宜饲喂。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一)、合理饲养在配种期,每天需要供给配合精料2.5公斤左右。配种繁忙时,

8、应每天补充鸡蛋、鱼粉等动物性饲料。非配种期每天需要配合精料2公斤左右。(二)、精心管理1、单栏饲养不能使不同圈栏内的公猪相遇,以免咬伤2、适当运动提高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3、刷拭和修蹄常刷拭种公猪的皮肤,热天可进行淋浴冲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