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doc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doc

ID:49352221

大小:1.13 M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9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doc_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doc_第2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doc_第3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教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青岛市胶州实验中学王树东2012年4月11日4《生活与哲学》: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胶州实验中学王树东【内容标准】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正确判断哪些是实践活动,体会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并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内容分析】本框题的核心观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围绕这一观点,教材从“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个目题进行讲解。本框内容从知识角度看,条理清楚、难度不大。从“杜威、费尔巴哈、黑格尔对实

2、践观点的理解”切入,围绕着“实践的含义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展开了本框主干知识的讲解,最终落脚到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这一落脚点,不仅符合新课程的“三贴近”原则,而且也体现出《生活与哲学》教学的落脚点。从本框题内容的地位来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就在于在实践中改造世界。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来看,第四课谈物质,第五课谈意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架起主观和客观的一座桥梁,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真正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就必须从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入手,才能为顺理成章的分

3、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做好铺垫,打下理论上的知识上的基础。而在具体分析理解知识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从学情看,学生目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绝好时机。从现实生活看,我国蓬勃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各项成就的取得,综合国力的提高,都会给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产生正面的冲击力,非常容易找到生活中的切入点来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和价值观的教育。综上所述,在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本框的核心观点进行教学充分发挥

4、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打造愉悦课堂。力求做到,切实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教学目标】知识:通过对人们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认识,理解实践的含义和了解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通过对红旗渠建设视频的观看,分析探究实践的三个特点。通过对胶州湾大桥建设视频的观看,探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使学生明确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积极的投身社会实践。4能力:通过比较人们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归纳他们的共同点,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在观看视频环节中,培

5、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现实材料的例证,通过理论知识的分析,帮助学生认同并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同时,重视认识的作用,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教学重点】实践的含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知识上的难点在于透彻的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由认同到树立再到应用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使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

6、循序渐进,同时要进行动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第二单元的题目入手,通过对人们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的介绍,伴随展示图片导入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二、讲授新课:(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及三种基本形式媒体展示:人们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教师讲授: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实践的含义。对几种活动是否是实践的判断,加深对实践含义的理解。2.实践的三个特点媒体展示:红旗渠修建视频4教师提出问题:林县人民为什么修建红旗渠?在修建中遇到的困难能不能绕过去

7、?学生活动:思考,分析,讨论。教师总结: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媒体展示:胶州湾大桥建设视频教师提出问题:1.胶州湾大桥建设遇到哪些难题2.这些难题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怎么样?3.解决难题的先进技术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合作探究通过对问题的回答,老师的点拨,一层层的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方面。教师活动:点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引导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点拨构成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三、知识小结四、课堂结尾升华五、布置作业阅读

8、课前拓展阅读材料中毛泽东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两篇文章,并任选一篇写读后感。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