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

ID:49364200

大小:749.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2-04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_第1页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_第2页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_第3页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_第4页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护理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韩美丽一、概述 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发病率高,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十岁以下儿童及青壮年多见。胫骨干1∕3横断面呈三角形,下1∕3呈四方形,中下1∕3交界处最细,易发生骨折。(一)病因导致胫骨骨折的损伤形式有3种。1、应力损伤是由于应力长期持续的加在某一正常骨骼上,长期应力积累,造成受力处的骨骼发生疲劳骨折。2、低能损伤常见于扭动暴力,当暴力以旋转形式作用于胫骨时,常形成螺旋型骨折,并由于外力的大小不同,而造成不同的粉碎型骨折,但软组织损伤较轻

2、。3、高能量损伤多见于直接暴力和挤压伤,当外力大并且集中作用于较小范围时,例如重物直接砸于小腿上而形成的损伤。这种高能量暴力常导致肢体软组织破坏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粉碎骨折、骨缺损,功能丧失,严重者可导致截肢。(二)骨折分型胫骨骨折的分类Ⅰ型:伤口不到1cm长,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较简单,常为横断骨折或斜形骨折。Ⅱ型:伤口超过1cm长,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的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骨折。Ⅲ型:软组织挫伤较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的污染

3、。ⅢA型:多为高能量损伤,有广泛的撕裂伤及组织瓣形成,但骨折处仍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ⅢB型: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或缺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常伴有严重污染.ⅢC型: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三)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是胫腓骨骨折的主要症状。治疗一非手术治疗1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对于低能,移位小,单纯胫骨干骨折稳定性骨折,皮肤条件允许可通过闭合复位以石膏,支具等外固定能有效的治愈骨折。2跟骨牵引对于累及关节的严重粉碎骨折或合并皮肤挫伤不宜手术时,可行跟骨牵引,辅以手法复位,然后以4—6

4、公斤维持牵引4周。2、手术治疗⑴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不稳定型和开放的胫骨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是带锁髓内钉。其中开放伤口应彻底反复清创,合理应用抗生素,早期关闭伤口(包括使用肌瓣及游离皮瓣),必要时植骨治疗。⑵外固定支架固定适用于开放性骨折,尤其是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伤口污染,骨缺损、粉碎性骨折的固定。有利于观察伤口,维持肢体正常的长度,不影响膝、踝关节活动等优点,临床应用较广。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饮食护理向患者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食欲。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2体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伤后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3石膏固定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的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的背伸和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就应立即刨开石膏减压。4小夹板固定的护理随时查看小夹板的松紧度及肢体有无麻木,疼痛等。严防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5牵引的护理(1)始终保持有效牵引(2)做好患肢的护理每天用温水擦洗2次,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3)有皮肤和软组织损伤

6、者,保持创面的无菌和敷料的清洁干燥,对肿胀严重者,用25%的硫酸镁湿敷。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⑴警惕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重点要观察"5p"征。⑵神经损伤胫骨上端骨折病人若出现下述情况,则提示有腓总神经损伤。⑶关节僵硬功能锻炼是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措施。㈡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开放骨折延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的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应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2饮食护理3.一般护理⑴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⑵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以及

7、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保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和创面无特殊异味。⑶伤口疼痛时可适当用止痛剂。⑷取髂骨植骨的病人,术后第二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压痛。⑸采用单纯螺钉内固定和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病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4周左右改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4.外固定器的护理⑴术后将小腿抬高并置于中立位⑵固定针可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应密切观察患肢神经症状⑶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⑷伤口肿胀者,密切观察渗血量,防止活动性出血,及时更换敷料。⑸预防针眼感染5.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术后须

8、密切观察生命体症和出入水量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有无肾功能损害。6.用药护理康复锻炼术后早期(0~3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肌肉的张力和减轻局部肿胀,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术后置患肢于舒适的位置,保持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血液回流及肢体消肿,术后4~6h即可开始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并轻轻按摩伤口以外的患肢肌肉,这样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会,又能加速肿胀的消退。术后第1天鼓励其深呼吸,有效咳嗽,同时上肢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