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

ID:49364279

大小:131.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2-04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岛李沧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糖尿病防治知识楼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基本知识一、什么是血糖?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稳定,饭后血糖可以暂时升高,但不超过180mg/dl(11mmol/L)。空腹血液浓度比较恒定空腹血糖正常为70-110mg/dl(3.9-6.1mmol/L)两种单位的换算方法为:1mg/dL=0.0655mmol/L。血糖主要来源1、食物,米、面、玉米、薯类、砂糖(蔗糖)、水果(果糖)、乳类(乳糖)等,经胃肠道的消化作用转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入血液成为血糖。2、储存于肝脏中的肝糖原和储存于肌肉的肌糖原分解成

2、葡萄糖入血。3、非糖物质即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分解氨基酸、乳酸、甘油等通过糖异生作用而转化成葡萄糖。血糖的主要去路有四条途径:1、葡萄糖在组织器官中氧化分解供应能量;2、在剧烈活动时或机体缺氧时,葡萄糖进行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及少量能量以补充身体的急需;3、葡萄糖可以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储存起来;4、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肝糖转变为脂肪等。二、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归根到底则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因此,在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三个步骤中任何一个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1.胰岛B细胞水

3、平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B细胞合成变异胰岛素,或B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原结构发生变化,不能被蛋白酶水解,均可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如果B细胞遭到自身免疫反应或化学物质的破坏,细胞数显著减少,合成胰岛素很少或根本不能合成胰岛素,则会出现2型糖尿病。2.血液运送水平血液中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可引起糖尿病。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岛素受体抗体,受体与其结合后,不能再与胰岛素结合,因而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性作用。激素类物质也可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如儿茶酚胺。皮质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致血糖升高。3.靶细胞水平受体数量减少或受体与胰岛素亲和力降低以及受体的缺陷,均可引起胰岛

4、素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最终使B细胞逐渐衰竭,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三、糖尿病诱发的因素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感染、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妊娠和环境因素。1、感染感染在糖尿病的发病诱因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动物研究中发现许多病毒可引起胰岛炎而致病,包括脑炎病毒。心肌炎病毒、柯萨奇B4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另外,病毒感染后还可使潜伏的糖尿病加重而成为显性糖尿病。2、肥胖大多数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型肥胖。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另一因素。肥胖时脂肪细

5、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3、体力活动我国农民和矿工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推测可能与城市人口参与体力活动较少有关。体力活动增加可以减轻或防止肥胖,从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能被利用,而不出现糖尿病。相反,若体力活动减少,就容易导致肥胖,而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利用受阻,就可导致糖尿病。4、妊娠妊娠期间,雌激素增多,雌激素一方面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另一方面,雌激素又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多次妊娠可诱发糖尿病。5、

6、环境因素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为诱因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噪音、社会的竟争等,这些因素诱发基因突变,突变基因随着上述因素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多,突变基因达到一定程度(即医学上称之为“阈值”)即发生糖尿病。四、糖尿病各常见分型特征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⒆唇厦飨裕菀追⑸

7、ⅲ从型⑶阆颍枰?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B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可持续数月。过后,病情进展,仍然要外援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和遏制酮体生成。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而分泌高峰后移。胰岛素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

8、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