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

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

ID:49369855

大小:40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1

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_第1页
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_第2页
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_第3页
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_第4页
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复习专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跨膜运输专题1、渗透作用模型2、渗透作用的发生:(1)当S1浓度>S2浓度时,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的水分子数,水分子是可以双向运动的,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2)当S1浓度

2、蔗糖溶液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4.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判断细胞液浓度大小(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4.4、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4.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相同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5、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

3、膜的区别与联系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概念小分子、离子能透过,大分子不能透过水自由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和颗粒不能通过性质半透性(存在微孔,取决于孔的大小)选择透过性(生物分子组成,取决于脂质、蛋白质和ATP)状态活或死活材料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生物膜(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膜)物质运动方向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水和亲脂小分子:不由膜决定,取决于物质密度;离子和其它小分子:膜上载体(蛋白质)决定功能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和其它更多的生命活动功能通性水自由通过,大分子和颗粒都不能通过6、渗透作用变形记

4、变形1、若将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改为全透膜,如图所示:分析:蒸馏水和蔗糖分子可以自由穿过全透膜,最终全透膜内外为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内外液面相平。变形2、半透膜两侧为等质量浓度的某种溶液。如图所示:分析: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动态平衡,内外液面相平。变形3、半透膜两侧为质量浓度相等的不同溶质的溶液。如图所示:分析:因葡萄糖为单糖,蔗糖为二糖,两者质量浓度相同,则单位体积内葡萄糖侧水分子个数较单位体积内蔗糖侧水分子个数少。水分

5、子向葡萄糖侧移动,导致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直到动态平衡。变形4、半透膜两侧为同一物质但浓度不同。如图所示:分析:单位体积内a管水分子个数较单位体积内b管水分子个数多。水分子由a管向b管移动。导致b管侧液面上升,a管侧液面下降,直到动态平衡。变形5、半透膜对不同物质的选择透过性。如图所示: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图1中半透膜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淀粉通过。则图2中的甲: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最终漏斗液面上升,直到动态平衡;图2中的乙:开始时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

6、分子数量多于渗出的水分子,漏斗液面上升;因葡萄糖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导致漏斗内的葡萄糖进入烧杯,最终内外液面相平。变形6、加入相应的酶对液面的影响。如图所示:分析:若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而不允许蔗糖通过。开始时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渗出的水分子,漏斗液面上升,直到动态平衡;一段时间后加入蔗糖酶,其酶将蔗糖分解为单糖,导致漏斗内溶质分子物质的量浓度上升,后因单糖可以通过半透膜,导致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再下降,但蔗糖酶作为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最终漏斗内液面略高于外侧液面。规律总结:渗透作用:指水分子

7、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右图状态,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abA、a>b,细胞渗透吸水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解析】如图a表示液泡内的细胞液浓度,b表示外界溶液浓度。因为a和b的浓度大小未知,所以不能判断此时细胞是处于质壁分离还是质壁分离复原或平衡状态。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2、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如图(一

8、),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解析】如图(二)结果所示,漏斗B和漏斗C都已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