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规程.doc

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规程.doc

ID:49370037

大小:1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1

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规程.doc_第1页
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规程.doc_第2页
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规程.doc_第3页
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规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消防器材使用操作规程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   在距离火焰5米左右处使用。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紧握压把和提把,用力下压,干粉即喷出。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左右摆动。干粉灭火器在喷粉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2、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由2人操作。先将其推至距燃烧物10米左右,一人负责放下胶管卷盘,手持喷枪对准燃烧区,另一人则撕掉小铅块后,用力提起提环,当干粉喷出时,将射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即可灭火。 注意事项:应在上风口喷射干粉,并且在扑救液体火灾时,注意射流和液面夹角不能太大,否则会使液体

2、溅起,引起更大火灾。3、室内消防栓使用  首先,打开消防栓箱,取出水带,将水带向火方向甩开,一头接消防栓,另一头接水枪。接下来逆时针旋转消防栓手轮,出水灭火。4、室外消防栓使用 首先将水带向着火方向铺开,然后用专用扳手打开消防栓端盖,将消防水带一端接到消防栓接口上,另一端接水枪,准备好后,再用专用扳手将消防栓开关打开放水灭火。二、消防安全岗位操作规程  精选范本,供参考!1、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一次消火栓、消防泵、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确保全部消防器材安全有效。  2、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员参加的消防演习,使全体职工了解相关消防安全知识,确保每位职工

3、都能熟练运用各种消防器具。 3、每季度由消防中心检查一次地上消火栓及室内消防栓。 4、消防水池中消防储备水保证平时不被动用,水量不够及时补充,使用后的补给恢复时间不超过48小时。经常检查水池壁有无渗漏现象,冬天应检查消防水是否结冰,发现结冰及时清除冰块。 5、灭火器按要求定期检验、充装,发现破损无法使用及时更新补充,确保各种灭火器具安全有效。 6、其他消防器材有人专门管理。三、灭火器操作规程及管理 1、目的:指导使用人正确使用灭火器,确保灭火器保持持续正常使用能力。 2、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关管理处对灭火器的使用。 3、内容:使用方法1)手提式(A

4、BC)干粉灭火器。 (a)手提灭火器,拔出保险销,操作者站在火焰上风有效距离2—3米处。 (b)手提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即喷出。同时适当摆动喷嘴,使气体横扫整个火焰根部,并逐渐向前推移。 精选范本,供参考!(c)如遇多处明火,可移动位置点射着火点,直至火焰点完全熄灭,不留明火为止,防止复燃。(d)火灭后,抬起灭火器压把,即停止喷射。2)消防水带、水枪。(a)拉开防火拴门,取出水带,水枪.(b)检查水带及接头是否良好,如有破损,禁止使用.(c)向火场方向铺设水带,注意避免扭折。 (d)将水带与消防栓连接,将连接扣准确插入滑槽,并按顺时针方向

5、拧紧。 (e)连接完毕后,至少有2名操作者紧握水枪,对准水源(严禁对人,避免高压伤人),另外一名操作者缓慢打开消火栓阀门至最大,对准火源根部喷射进行灭火,直到将火完全扑灭。 4、注意问题  1)用灭火器灭火时,避免冲击液面,以防火种飞溅。  2)灭火器一经开启使用,不能保存重用,须到消防器材店重新灌气后才能保存使用。  3)消防水带灭火后,须打开晒干水份,并经检查确认没有破损,才能折叠到消防栓内。  5、日常管理  1).安全主管每天对辖区消防栓,灭火器进行日常巡视检查,每月应全面巡视检查一遍,检查情况分别记录在消防栓、灭火器上的消防器材检查记录

6、表及《消防器材自查情况记录表》。  2.巡视检查的内容  (1)消防栓精选范本,供参考!  检查拴门是否良好,封条是否完整,拴内部件是否齐全,固定是否良好,有无脱落,拴内水龙头有无渗漏。  (2)灭火器  检查数量、压力或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喷管有无破损,检查外观有无明显锈蚀,推车式灭火器需检查行驶机件是否灵活,伸展胶管有无破损。【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精选范本,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