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学习.doc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doc

ID:49397676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doc_第1页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的阿尔温·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授人之鱼”只能饱餐一顿,“授人之渔”终生受用。因此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是素质教育也是终生教育的需要,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从

2、原来的“教”改为“导”,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快的心情主动的去学习。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就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当学生喜欢你教的学科,就是你让他不学也未必奏效。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说:如果你一堂课上得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兴趣,学得生动活泼而愉快,那么,你就是要他不要学,他也是欲罢不能。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贵质疑。”教学应是教师诱导学生使之生疑,并用导向使之释疑。多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启发学生的思维。但设疑要注意场合、对象和时间。不是提问得越多越好,从“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也不科学。设疑主要设在课程衔接处、设在知识的重点处、设在知识点的混淆处、设在学生疑惑处。根据教学内容大胆设疑,穿插提问,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形象生动地理解所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单单是书本,教师通过教学传递知识的职能实际上在弱化,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判断、提出主见的思维品质,则更显得重要。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大部分的课堂,教师往往注重

4、传授知识内容,重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而轻视课堂的思维含量和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可以达成基本的目标,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见解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所以,如果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大脑都在紧张有序地运转着,这样的课堂学生是有收获的。要扩大课堂的思维量,教师可以不停变换条件,给学生营造多种思考的氛围,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难度、广度,或者通过提问等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还

5、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讲解习题甚至上课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来扩大思维量。另外,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的价值和思考的空间。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是具有智力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较低水平的思维任务,那么学生就得到了练习更高级心智功能的机会。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摘到桃”蕴含的就是这个道理。课堂里师生互动,本质上要求学生去反馈、分析、假设、举例以及处理信息,师生互动的重心在学生。学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个体,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就要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学

6、生,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思考氛围,在教学中多讲“你认为”,少提“我认为”,把互动的重心导向学生,让学生的真实思想得到自由驰骋,真实想法得到自由表达,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品质的形成。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的经验。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测验和辅导等环节,渗透多种类型和多个层次的思考任务,根据反馈信息和交流,观察和掌握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建立起关于问题与思

7、路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有机地根据问题情境选择相应的思考方法。思想家罗素指出,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教师成为学生自主思考的指导者,其价值远甚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怀有无尽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怀有执著精神,更要努力培养自己善于思考的行事特征和独立见解的思维品质。用自己的思想点燃学生自主思维的意识,点燃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