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花教学设计.doc

变色花教学设计.doc

ID:49400151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2-29

变色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变色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色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变色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变色花》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变化》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本节课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自制紫甘蓝汁,并且用自制的紫甘蓝汁使自己手中的纸花变色。活动(二):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加深如何利用指示剂来辨别酸碱性物质,同事将自己课堂上检验出来的物质进行分类!同时也引出了中性物质这个概念。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学习。学情分析

2、: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变化的内容,可能会感到有点陌生,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于生活中的酸性物质可能有感性的认识,但对于碱性物质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哪些是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从而建立科学的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2)知道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辩物质的酸碱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辨别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2)      领悟到科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奥妙的愿望,

3、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紫甘蓝汁);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碱性物质;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3、愿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是有规律的,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妙,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碱性物质。教学难点: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准备:演示材料;试管、试管架、纸花、白醋、碱水、紫甘蓝水(装入喷壶)、苹果汁、洗衣粉水、盐水、纯净水。胶头滴管。分组材料:紫甘蓝、塑料袋、温水、烧杯、牙签、喷壶、抹布、纸花等。教学过程:

4、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种类,知道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碱性物质。教学难点: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教学过程:一、 魔术导入    1、谈话:(出示纸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送一多我亲手制作的纸花。你们觉得漂亮吗?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    2、表演魔术。教师说我要让它变得漂亮一点。一边说一边往纸花上喷紫甘蓝水。花儿变成红花绿叶了!    3、提问:从老师的表演中你看到什么了?你们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4、学生质疑、猜测(老师在花上喷洒了某种液体)师:那你们也来向老师这样边个魔术出来怎么样?学生很高兴.师:那现在大家先来制作和老师这里一样的液体吧(紫甘蓝汁)5、自制紫甘蓝水

5、,检测自带物品    1、指导学生看课件:紫甘蓝指示剂的制作方法。第一步:将紫甘蓝的薄叶撕碎装入透明塑料袋中;第二步:加入一杯温水(50℃——60℃);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直到水变为紫色。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孔,使紫甘蓝汁流入烧杯中。   2、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动手自制紫甘蓝水.4、查看准备检测物品的种类。6、师:现在大家用你自制的紫甘蓝汁使你手中的花变成红花绿叶吧!7、学生小组活动。8、学生汇报结果(没有变成红花绿叶)二 、魔术揭秘    1、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是我在上课前在花朵上抹上了白醋,在叶子抹上了碱水,

6、浇的是紫甘蓝水。   2、讲述: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类似紫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    3、分析: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能够解释花朵变红是因为什么?叶子变绿是因为什么?    4,讲述: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类似紫甘蓝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    三、 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1、引导:刚才我们讲到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那么,生活中究竟

7、什么样的物质是酸性物质?什么样的物质是碱性物质呢?     2、根据学生回答,告诉学生:“识别物质的酸碱性不能依靠感觉,因为感官有时是不可靠的,何况有些物品不能随便去尝去摸。”我们还得用科学的方法去就检验。日常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方法呢?导出:指示剂的作用       5、预测:你觉得这些物质的酸碱性是怎样的?(三)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师:酸性物质除了白醋还有其他的吗?碱性物质除了洗衣粉水还有吗?生活中有很多物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