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

ID:49458298

大小:104.6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2-05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1页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2页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3页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4页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饿林理论,又称为要素禀赋论,或要素禀赋学,也简称H-O理论,该理论由当代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赫克歇尔于1919年发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俄林在其师赫克歇尔的理论基础上,于1953上出版了《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在40年代,萨缪尔森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要素均等化定理,又称赫—俄—萨理论。人物简介伊·菲·赫克歇尔,瑞典人,1879年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的部分—要素禀赋理论,就是他和他的学生贝蒂·俄林最早

2、提出来的。1897年起,赫克歇尔在乌普萨拉大学跟耶尔纳学习历史,跟戴维森学习经济,并于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的一门研究生课程。在经济理论方面,最主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他最著名的两篇文章。1919年发表的“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且,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他认为,要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他的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3、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进一步发展。“间接性免费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伦的早了9年,文章探讨了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即所谓的公共财物)的问题。在经济史方面,赫克歇尔更享有盛誉。主要著作有《重商主义》、《经济史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及其他解释》等。通过对史料提出更广泛的问题或假定,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从而在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两个架起了桥梁,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他是瑞典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赫克歇尔对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反映在1919年“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萨缪尔森称之为“天才之作”。赫克歇尔于1959年逝世。俄林

4、,1899年4月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早年就读于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后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4年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5年后回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客座教授。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24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1933年出版其名著,即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6年出版《国际经济的复兴》;1941年出版《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等。俄林理论受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

5、教授威廉的指引下,结合瓦尔拉斯和卡塞尔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最终形成。因此,俄林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被成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理论的地位:西方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阶段。产生背景:李嘉图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认为,比较利益是发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而产生比较利益的原因是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差异。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模型中,技术不同是各国在生产成本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按照古典贸易理论,如果贸易双方国家的技术水平都一样,再假定没有运输成本,那么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对任何国家既

6、不会带来利益也不会带来损失。进入20世纪后,随着技术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和扩散,各国尤其欧美之间已是很频繁,技术的传播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许多产品在不同国家间的差异几乎很小,但欧美之间的贸易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这样看来,产生比较优势的差异一定还有除技术以外的因素。而在斯密和李嘉图的模型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但在现实中,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他们对此未给出实质性的答案。而赫克歇尔和俄林从各国资源禀赋即生产要素供给情况不同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格局和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他们的理论被称为“赫克歇尔

7、—俄林”理论。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到了20世纪30年代,受到了两位瑞典经济学家的挑战。俄林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所有的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由它们各自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需求方面,包括两种决定因素:①消费者的欲望、要求和爱好;②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状况,这种分配状况影响个人的收入,从而影响需求。在供给方面,也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①生产要素的供给,即要素禀赋情况;②生产所谓物质条件这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