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歌教学设计.doc

姓氏歌教学设计.doc

ID:49461420

大小:7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1

姓氏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姓氏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姓氏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姓氏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姓氏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百家姓》视频。我们边听边想这首儿歌唱了些什么?(姓氏)2.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3.引出课题: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这么多姓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姓氏有关的儿歌。教师板书:《姓氏歌》)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姓”的女作为偏旁时横变成了提,不露头,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姓氏歌里都说了些什么,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师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姓?)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或问一问同桌

2、。3.指名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这么好听的儿歌里藏着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来认识认识它们。(1)出示带拼音的课件。多种形式读。(2)生字宝宝变成了桃花仙子: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1)指名朗读生字。(2)介绍部首:“弓、走、钅”。(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出示生字: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3.小组合作交流。预设: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双:又

3、又成双。(部件组合法)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一)诵读第一节。(这些生字宝宝还挺顽皮,它们藏到了儿歌里,我们去瞧一瞧。1.指名朗读第一节。2.齐读第一节。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出示: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1)有几个姓?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几个姓的?(李、张、胡、吴是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徐、许是利用描述部首的方法来识记的。)(2)除了分解姓氏部件法、部首法,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姓氏。同学们学的真

4、快,老师为你点个赞。这么好玩的儿歌让我们再来读一读。(3)一问一答读第一节。(4)我问你答(二)诵读第二节。1.引读:师:中国姓氏有很多——(出示)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2.除了这8个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谁能往下接一接?学生说完后:你是怎样知道这些姓氏的?是啊,把从别的地方学到的东西用在我们的课堂上,这就叫会学习。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这里还有几个姓氏,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咦?我们的姓只有一个字,他怎么有两个?像这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姓氏叫做—复姓)4.指名读第二节: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课文中的这些复姓(1)你还

5、知道哪些复姓?(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2)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5.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发明的拍手读儿歌的游戏吗,我们再来玩一玩吧,先看老师示范。(找一学生搭档拍手)同桌两人试着玩一玩。(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1.个人挑战赛:这么有趣的儿歌谁想来读一读?谁想和他来pk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3.齐读课文。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字和儿歌我们都顺利的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写一写。还记得怎样才能把字写规范写漂亮吗?(坐姿、握笔、观察笔顺及占格)3.我们就用同学们的这些好方法来学写第一个字。4.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6、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遵循先内后外再封口。;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六、总结、作业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不仅认识了……这几个生字。而且还会写了“

7、国、方”这两个汉字。并且了解了中国姓氏的一些小知识。2.作业:你想了解你的姓氏是如何来的吗?在这里老师给你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帮助你找一些和你的姓氏有关的小知识了解一下,下节课就由你来当姓氏小主人,给大家讲一讲。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谁知道的姓氏多。3.最后大家跟老师来说一句话: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