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

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

ID:49481145

大小:27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25

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_第1页
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_第2页
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_第3页
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_第4页
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电池及其原理(说课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朝阳中学张梅张梅原电池原理及应用张梅一、内容分析1、复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2、学情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四、教法、学法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张梅一、内容分析1、复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建立在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及有关金属的性质、用途等教学基础之上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是能量转化的具体体现,是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同时,为后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

2、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在各省市的历届高考考试中成为了均有出现,分值占到3~15分。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本班是这个年级的理科普通班,尽管学生在高一、高二已经了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但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时学习情况不够紧张,是处于一种“放松”的心理,现在虽明白过来,想弄明白却又由于“欠账”太多,很多时候也力不从心。另外许多学生学习目标欠缺,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不会主动记笔记,不愿主动向老

3、师请教,特别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在一轮复习时应该抓住学生想学懂的心理并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设置有阶梯式的题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张梅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a.了解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b.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c.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两电极,掌握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的书写。(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原电池原理及应用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自主学习及逻辑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

4、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让学生敢于去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乐于探索和体验科学,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张梅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根据以上复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情况,结合高考考纲、学科指导意见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张梅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工作原理和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难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的书写四、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利用启发式、问题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

5、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张梅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我安排了“忆一忆”、“练一练”、“练后小结”、“理一理”、“试一试”、“讲一讲”、“比一比”等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电池原理的深入探讨。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互动的过程,为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本节课安排如下:张梅五、教学过程设计(1)忆一忆——知识能否再现由于本节课是高三复习课,我觉得原电池知识点的呈现不应由老师来陈述,而应让学生来回答,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能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张梅(2)练一练——能否真识原电池ACDE

6、FMNVVXXXVVBX张梅(3)练后小结——知识是否深入理解(4)理一理——工作原理是否清晰原电池原理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动画模拟图以及平面图示的分析,让学生能真正把握住其中原电池中微观粒子的流向情况,能真实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张梅(4)试一试——原理是否过手(5)讲一讲——方法是否形成原电池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的书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虽然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对于思路不够清晰,在遇到不熟悉的题目时还会出错,因此这里老师把分析的思路进行方法的归纳,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张梅(6)练一练——以题试法,熟能生巧趁热打铁,让学生能够熟练掌

7、握正原电池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的书写。(7)比一比——理解盐桥的作用通过装置图示的对比分析,引入盐桥的作用并分析使用盐桥的原电池装置的优点。引发学生思考基本原电池装置的缺陷,为化学电源的引入埋下伏笔。张梅(8)课堂小结通过课前课后知识点的展示,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情况,是否通过本节的学习解决自己模糊的问题。部分同学思维要慢点,也给他了一个提醒,下来之后能再花点时间明确。(9)做一做——高考题目能否通关(10)评价与反思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内外作业的安排,都要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从关注个人的发展,到个体间的差异,都要注意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感悟

8、,都有各自的教学体验,使得不同的人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张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