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

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

ID:49493761

大小:12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2

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_第1页
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_第2页
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_第3页
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_第4页
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03 遗传的分子基础及变异、进化(原卷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宽叶(Q对窄叶5)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片花&)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t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1)植物出现窄叶是宽叶基因突变导致的,M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GCGGCGATCGGAAATCTCAATGTGACACTG甲进CGCCGCTACCCTTTAGAGTTACACTGTGAC乙睦上图所示的M基因片段在转录时,链作为编码链;转录时酶与DNA分了的启动部位结合;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细胞屮最多有个。(2)

2、现有一个宽叶红花变异个体,基因型为MR,请用竖线()表示和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该植株体细胞屮的基因M、R与染色体关系示意图为(写出一种情况),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该株与基因型为mmrr的个体杂交获得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①务种配了活力相同;②不要求写出配了;③只要求写出一种情况)(3)用某植株(MmHh)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填“幼苗”、“休眠的种了”、“萌发的种了”、“幼苗或萌发的种了”),可抑制其细胞分裂时形成,最终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可冇纯合子。2.腹固醉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

3、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1)1,(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过多的腹固醉可以调节相关反应从而降低腹固醉的含量。下图甲表示人体细胞内mm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图乙表示LDL受体蛋白合成过程。请分析并冋答:图甲图乙(1)胆•固醇在细胞屮合成的场•所是。血浆屮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_方式进入细胞。(2)从图屮可以看出,当细胞内胆一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也可以,还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以调节胆固醉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o(3)与图乙过程有关的RNA种类有哪些?: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细

4、胞屮(细胞器)的形成(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一图乙屮结构⑥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填选项代号)A.大肠杆菌B.噬菌体C.染色体D.烟草花叶病毒(5)若要改造LDL受体蛋白分了,将图乙结构⑦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了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编码LDL受体蛋白的基因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具体的碱基变化是:1.某家族有两种遗传病:P地屮海贫血(“地贫”)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B-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蚕豆病是只在X染色体上G6PD酶基因显性突变(用D表示)导致该酶活性降

5、低而引起的,但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请冋答:基因型表现型I□hC豊“…1234LJO裹现无异常勢女dcbrOd亡斤&曲£冬蚕豆循男5678910■患■型地贫和蚕豆病畀m■M1112图1卜卩•或片卩・或旳卩・无异常中间型地贫popo或阡片重型地贫(1)B-基因突变可产生B+基因和B0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多样性。(2)对家系部分成员的DNA用酶来获取B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表2,推断II-8的基因型为(两对基因)。(4)•若图+II-9已怀孕则M个体出现

6、蚕豆病的概率是。为避免M遗传病的岀生,应采取的产前诊断方法是。(5)比较三种细胞内的X染色体数:正常人的受精卵1卜9的体细胞II-9的次级卵母细胞(填“〉”、“$”、“<”、“W”、或“二”)。1.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屮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屮,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o(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

7、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下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了代中杂合了的概率是;T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稈屮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P“平衡致死系”果蝇(早)X待检野生一型果蝇(£)Fi选出卷翅果蝇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8、。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