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

ID:49502538

大小:48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02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题;共2分)1.(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B.《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

2、散文,作者鲁迅。我们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儿时的欢乐,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对封建教育制度和当时老师的批判。D.《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写浮雕时,作者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这个空间顺序实际上是由浮雕的内容所决定的。二、书写(共1题;共3分)2.(3分)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抵万金搔更短不胜簪三、默写(共1题;共10分)3.(10分)古诗文默写。①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②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③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④《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⑤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第11页共11页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17分)4.(17分)(2014•南平)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①游览武夷山,最美最qiè意的,莫过于在九曲溪中漂流。②九曲溪,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因水绕山行折成九曲

4、而得名。③九曲溪自上而下有九道河湾,像一块无瑕的翡翠。④溪水有时如镜,竹筏轻荡□溪水有时湍急,浪花飞溅。⑤当你乘坐古朴竹筏漂流而下,抬头可观山景,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嬉浪花。⑥那种yōu然,那种闲情,那种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受油然而生。(1)根据拼音写汉字。qièyōu________意________然(2)根据语境,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3)结合语境,在第④句“□”处加上标点符号。(4)划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出。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4分)5.(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5、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11页共11页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

6、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初极狭,才通人。才:________②咸来问讯     咸:________③不复出焉     焉:________④处处志之     志: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3)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6.(7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第11页共11页(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所蕴含的哲理。七、名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