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绣水》.ppt

《画山绣水》.ppt

ID:49505642

大小:2.28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2-26

《画山绣水》.ppt_第1页
《画山绣水》.ppt_第2页
《画山绣水》.ppt_第3页
《画山绣水》.ppt_第4页
《画山绣水》.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画山绣水》.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画山绣水杨朔风景欣赏观风景谈感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唐朝诗人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是桂林山水的最真实的写照。簪山、带水、幽洞、奇石,被誉为桂林风景的“四绝”,其山水洞石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举世无双。烟雨、光影、植物、动物、田园、村舍、名园、古迹,则被称为桂林风景的“八胜”。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   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漓江风光的美,不仅

2、充分展现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而且还有着“深潭、险滩、流泉、飞瀑”的佳景。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华社特派记者,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6年以后,从事外事工作,同时写了大量散文。重要作品有《雪浪花》《樱花雨》《荔枝蜜》《海市》《茶花赋》等。提示:题目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画”和“绣”一般都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画”指其中蕴涵的诗意,而“

3、绣”指工巧,有华采。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充满了诗意,精致优美。思考:课文以“画山绣水”为题,妙在何处?课文中堪称“画山绣水”的景有哪些?桂林山水(第2段) 漓江水色图(第4段) 鱼鹰捕鱼图(第5段)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江山景色的?作者以两幅画面来表现:一幅静态的,漓江水色图;另一幅是动态的,鱼鹰捕鱼图。亦动亦静如诗如画文章写了哪些传说?有些什么特点?提示:“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新娘)岩”。“寡妇桥”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牺牲自我,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其它的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主题理

4、解有人认为把眼前的美景和凄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很不协调,把自然美景和阶级教育联系在一起就更是牵强附会了,你怎么看?在旧时代里人们过着“艰难苦恨的生活”,于是就把这种生活状况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作者这样写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船家讲的时候又带着叙述者的感情,显得亲切。本文在写景中融入船家讲的关于山岩来历的种种传说、故事。这种间接材料的运用可以丰富作品内容。在本文中运用传说,让我们

5、想见到山岩的神态,留有较大的想像空间,比具体描述要好。间接材料要与作者的直接见闻统一起来运用,本文讲述一点传说,再写一点江上景色,两者相互穿插,组合得比较自然。美点归纳巧于选材,工于构思本文运用了不少从船家口中得来的间接材料来写景,作者是怎样运用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游历过哪些风景名胜区,你的家乡应该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与景点有关的优美的传说或诗句呢?拓展迁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