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则.ppt

《论语》四则.ppt

ID:49515904

大小:45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2-26

《论语》四则.ppt_第1页
《论语》四则.ppt_第2页
《论语》四则.ppt_第3页
《论语》四则.ppt_第4页
《论语》四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四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四则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提示:1.他生活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2.他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3.他主张仁者爱人4.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5.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名人6.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7.他的思想、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因此他的大部分言论被收录在《论语》一书中。猜猜他是谁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伟人。孔子简介《论语

2、》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简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不亦说乎(yuè)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必有我师焉(yān)择其善者而从之(shàn)吾日三省吾身(xǐng)为人谋而不忠乎(wèi)传不习乎(chuán)一读扫字音二读划节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4、习乎?三读明韵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四读释字义朋: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表示反问。则:连词,相当于“就”“便”。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择:选择。从:跟从,学习。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三、细读课

5、文,领悟道理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读悟道理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个人修养问题。)第二则: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五读悟道理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第三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五读悟道理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我)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的身上也有)就(应该)改正。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是有关学习态度的。第四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五读悟道理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有竭尽全力吗?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老师教我的知识有没有去复习呢?”(先做人,再做事)那这篇课文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7、获?或者也可以说说在你的同学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或是两个,他们的身上有值得让你“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地方,如果有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四、学后思辨,分享收获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所以请同学们课后认真阅读《论语》,了解更多有关《论语》的内容。相信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五、课堂总结,激趣探究1.背诵、默写课文。2.你还知道《论语》中的哪些话,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积累下来。六、作业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