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和电势能.ppt

电势和电势能.ppt

ID:49521811

大小:372.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2-07

电势和电势能.ppt_第1页
电势和电势能.ppt_第2页
电势和电势能.ppt_第3页
电势和电势能.ppt_第4页
电势和电势能.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势和电势能.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势和电势能一、电势差(电压)和电势二、电场线和等势面三、电荷引入电场07学年度南京市金陵中学一模607学年南京市期末质量调研4南京市07届二模试卷1107年1月海淀区期末练习107年1月北京市崇文区期末统一练习907年1月山东潍坊市期末统考907年天津五区县重点校联考607届南京市综合检测题(二)107年重庆市第一轮复习第三次月考卷707届1月武汉市调研考试8,2007年物理海南卷7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102007年理综山东卷1907年上海虹口区教学质量检测三1207年1月海淀区期末练习1007年扬州市期末调研测试1106年江苏连云港市最后模考807届南京市第一次调研

2、测试11合肥市2007年教学质量检测一122007年高考上海卷13,2007年高考广东卷32007年理综全国卷Ⅰ20,2007年理综宁夏卷21电势和电势能一、电势差(电压)和电势电荷q在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WAB与q的比,叫AB间的电势差(又叫电压),用UAB表示,即WAB=qUAB。如果在电场中选择某一点为参考点,可以用电势差来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即零势能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势用Φ表示。在理论研究中一般以无穷远为零势能点,在实际电路中一般以大地为零势能点。电压和电势的关系:UAB=ΦA-ΦB,显然有UAB=-

3、UBA。两点间的电压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没有关系。二、电场线和等势面物理学中用电场线和等势面来形象地描绘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场线、等势面的特点和电场线、等势面间的关系:①电场线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②电场线互不相交,等势面也互不相交。③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④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而且是降低最快的方向。⑤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密;等差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⑥沿匀强电场中任何一条直线(等势面除外),电势都是均匀变化的。6种常见的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孤立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匀强电场点电荷与带电平板三

4、、电荷引入电场1.将电荷引入电场将电荷引入电场后,它一定受电场力F=Eq,且一定具有电势能E=φq。2.在电场中移动电荷电场力做的功在电场中移动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qU,只与始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在只有电场力做功的情况下,电场力做功的过程是电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W=-ΔE=ΔEk。⑴无论对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就减小;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就增大。⑵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⑶利用公式W=qU进行计算时,各量都取绝对值,功的正负由电荷的正负和移动的方向判定。四、静电感应、静电屏蔽1.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这种现象

5、叫做静电感应。+++++++++++----+++2.导体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叫静电平衡状态。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①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表面的场强垂直于表面);②整个导体是等势体。下右图在验电器外罩一个金属网,验电器的箔片就不再张开,表示金属网内各处的场强都为零。++++++++++3.导体壳可以保护它所包围的区域,使这个区域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叫静电屏蔽。有的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外面套有金属罩,有的通信电缆外面包有一层铅皮,都是用来防止外界电场干扰的,起静电屏蔽作用。07学年度南京市金陵中学一模66.如图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只

6、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在这过程中,电荷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的高低和场强的大小()A.φa>φb,Ea<EbB.φa>φb,Ea=EbC.φa<φb,Ea>EbD.φa<φb,Ea=Eb乙0tvab甲B07学年南京市期末质量调研4vt0乙BA甲4.图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将一负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到B运动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的高低和场强的大小,可得     ()A.B.C.     D.B南京市07届二模试卷1111、如图甲所示,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

7、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运动到B点,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和电势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A>EBB.EAEB,C.EA>EB,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