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

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

ID:49521988

大小:7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2-07

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_第1页
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_第2页
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_第3页
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_第4页
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南京盐城二模试卷讲评详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陶渊明的《移居二首》,指遇到非常优秀的文章大家共同阅读思考,品味出其中的奇妙与含义,遇到不同的观点大家共同讨论分析。与语境相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原意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与语境相符。“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出自韩愈的《调张籍》,比喻力

2、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与语境相符。“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词的意思是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这里的梅花正是陆游不懈抗争的精神和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完美写照,所以与语境不符。“气候”应该是与气象有关,“物候”则是生物学现象,从语境看,讲的不是天气,而是生物的变化。“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这两个成语结构相同,意义相近,都有“偶然一致”的意思,其区别有二,一是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多指见解、计划、理想等相同,“不约而同”侧

3、重动作;二是语法功能不同,“不谋而合”一般作谓语,“不约而同”多作状语。A选项是送给医生的,“杏林”“桔井”分别出自“龙蟠桔井”、“虎踞杏林”的故事,皆用于医生,最好是中医;B选项的对联常见于古琴古筝,也见于农村戏台;C选项更适合老师送给学生。“杏林”典出三国时的神医董奉。福建人,与三国时南阳的张仲景、谯郡的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在《神仙传》第十二卷中记载了董奉治病救人的这样一个故事:奉居山不种田,白日为人治病,不索取诊金。如遇危重病人,治愈后,让患家栽五棵杏树;看好轻病,只须栽一棵杏树。

4、他每天门庭若市,前来求治的人很多,几年之内,杏树郁然成林,达十万株之多,引来山中百禽群兽玩耍游戏。杏子熟了,他在林中盖了个草仓,告示人们说:“欲买杏者,无须奉告,但将一升谷子留下,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就行了。”有时会有贪心者,少留了谷子而多取杏子,林中老虎会追出来吼叫,贪心者大受惊吓后急忙将多拿杏子倒在路旁,回家后一量所得,杏子与谷子正好相等。或有人偷杏,老虎会赶到此家,使家人将所偷之杏立即送还,叩头谢罪,虎乃饶之。奉将杏子换来的粮食,赈济贫困人和旅途盘缠不足的求医人。这样,他的杏林帮助赈救了无数生命

5、。关于“橘井”,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西汉文帝时,湖南郴州人苏耽,笃好神仙养生之术,人们称他为“苏仙”,在他得道成仙之际,他对他的母亲说:“明年天下会发生一场大的瘟疫,咱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树能够治疗。如果有患病的人,给他一升井水,一片橘叶,煎汤饮服,立可痊愈。”后来的情况果然如苏耽所言,天下瘟疫大行,求井水橘叶者,远至千里;饮井水橘叶者,也即刻痊愈。等瘟疫过后,人们就看到有一条龙从井里飞腾而起,直冲云霄,于是人们就认定蟠龙乃苏耽所化,以救万民。从此,“橘井”一词也同样慢慢演化为中医药的代名词了。中

6、医小说《药铺林》当中有一幅对联:虎踞杏林春日暖,龙蟠橘井水泉香。当中的虎踞杏林、龙蟠橘井即指此事。中医传统文化,趣味颇多。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①,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然而吾生三十二年矣,知衣食之所自,始东都为御史时。吾常自思,尚不省受吾兄正色之训,而况于鞭笞诘责乎?【懂得】【严肃】

7、吾尚有血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②,十岁知方,严毅之训不闻,师友之资尽废。忆得初读书时,感慈旨一言之叹,遂志于学。是时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仓曹家,徒步执卷,就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其始也。若此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仅于不窥园井矣。如是者十年,然后粗沾一命,粗成一名。及今思之,上不能及乌鸟之报复,下未能减亲戚之饥寒,抱衅终身,偷活今日。故李密云:“生愿为人兄,得奉养之日长。”吾每念此言,无不雨涕。【至诚】【形容幼年聪慧】,【方:道理。语出《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8、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严厉刚毅】【资助】【慈母的教诲】【到】陆姊夫【拜师求教】【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沾命:受命。指做了小官】【报答】【1.指处于嫌疑危难之中,2.负罪】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兄弟未忍及此,盖以往岁忝职谏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谪弃河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不幸馀命不殒,重戴冠缨,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