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

ID:49525480

大小:23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2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A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4题;共8分)1.(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胆怯(qiè)    追溯(sù)    荒谬(miù)   鲜(xián)为人知B.倔强(jiàng)  骸骨(hé)    惬意(qiè)   吹毛求疵(cī)C.差(chāi)使   名讳(huì)   鞭挞(tà)    相形见绌(chù)D.阔绰(chuò)   陨(yǔn)落   污秽(suì)   恪(kè)尽职守2.(2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追溯   眶骗   孵化器   粗枝滥造    B.顷刻   沉湎   棚户区   断章取义    C.呻笑   辍泣   去库存   滚瓜烂熟    D.鄙痍   吞噬   挡箭牌   纭纭众生    3.(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B.在实体书店深受互联网冲击的背景下,育人书店的管理团队精诚合作,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C.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

3、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然起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4.(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第9页共9页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B.《“飞天”凌空》生动地描写了中国姑娘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画面。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D.毛泽东的《消息二则

4、》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表现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反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鼓舞人民的斗志。二、其他(共1题;共4分)5.(4分)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________。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

5、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三、默写(共1题;共8分)6.(8分)  根据课文填空。(1)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毛泽东《七律长征》)(2)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5)________?曹刘。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6)王笑曰:“________,________。”(《晏子使楚》)第9页共9页四、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7.(5分)在下列横线上,依照划线的

6、句子再续写个句子。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              。五、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5分)8.(15分)碎片阅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用于

7、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7日)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

8、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罗荣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