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章复习提纲.doc

五六章复习提纲.doc

ID:49548236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2

五六章复习提纲.doc_第1页
五六章复习提纲.doc_第2页
五六章复习提纲.doc_第3页
五六章复习提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五六章复习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五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强。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 速度快,效率

2、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对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运量大,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1、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点交织,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见课本P80图)2、构成要素:交通点和交通线3、两种基本形式: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两种及其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4、

3、三个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5、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因素:经济、技术、社会、自然等因素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4、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c.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四.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

5、间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a.早期城市出现在河流、大道汇合处;城市一般沿河分布,多为_带___状,自然性较强如:①河流通航起点上的赣州②交汇处的重庆、武汉③入海口处的上海、广州④古代京杭运河上的扬州、济宁等b.公路铁路时代:城市沿__交通线___发展,人为性强如我国在京广线的石家庄,郑州,陇海线上的宝鸡,京广线的株洲等大城市位于交通枢纽处;c.交通线路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沿河带状发展转向沿交通轴发展;2).从内聚(团块状)到沿轴放射状。发达便捷的交通打破了城市原来的____团块状__形态,城市的形态沿__交通轴线___

6、__发展。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如:湖南株洲市、日本筑波②一个地区的聚落空间形态随该地区主要的交通线变化而变化a.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b.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扬州、济宁。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①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②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五、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商业网点形成(1)帆船、马车运输时代:城市出现在河流

7、、大道的汇合处。(2)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出现在公路、铁路沿线。2、商业网点发展:商业网点分布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交通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城市内出现了以_____交通最优原则________原则形成的商业中心。原来遵循_市场最优原则_原则建立起的传统商业中心趋向衰弱。第五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水污染、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城市垃圾、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大气环境问题原因

8、危害保护措施全球气候变暖 二氧化碳增多: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破坏生态及经济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采用新能源②国际协作臭氧空洞氟氯烃化合物增多: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