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

ID:49578138

大小:41.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2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_第1页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_第2页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_第3页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_第4页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地铁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措施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2冻结过程中的施工措施5.2.1隧道内支撑     冻结过程中隧道受冻土力的作用,会发生隧道横向断面变形,从而影响隧道的椭圆度。为了减少这一变形,因此在冻结前,隧道内安装预应力隧道支架,即在上下行线隧道的联络通道洞口两侧安装两榀预应力钢支架(如图3所示),每榀支有8个支点,均匀地支撑在隧道管片上,施工中可根据观测到的隧道变形情况,调整各个支点的预应力大小,控制隧道变形。 图3预应力钢支架5.2.2布置测温孔     为了掌握冻土帷幕的形成过程、形成状况,以及判断冻土柱是否交圈、冻土墙厚度及其温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等,在上

2、、下行线隧道联络通道洞口两侧共布置10个测温孔,其中在下行隧道中布置了4个,上行隧道中布置了6个(开挖是从下行隧道开始的)。每个测温孔内设3个测点,每个测点间距600mm,测温孔深为2m。测量频度为每天1次。5.2.3布置卸压孔     为了减少冻结过程中,土体冻涨对地表以及隧道的影响,隧道下行线联络通道开挖断面内布置一个卸压孔。另外,通过卸压孔压力的测试,以及对卸压孔内水流观察,可以判断冻土的冻结情况。如本工程卸压孔,在12月24日,压力不再升高,说明冻结帷幕内的自由水由于水分迁移的作用,已经基本补给到冻土中,2003年1

3、月3日打开该泄压孔,有少量水和泥浆流出,几分钟后停止。1月8日土体开挖时,该孔内没有水流出现象。5.2.4钢管片的拆卸     为了判断钢管片拆除前,联络通道土体冻结的帷幕墙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否交圈,土体强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及保证土体开挖的安全进行,采用了以下施工措施。(1)对去路、回路盐水进行温度检测,2003年1月7日盐水的去、回路温度差已从2002年12月24日的平均2℃降到0.5℃,说明地层的热负荷减少,冻土帷幕形成良好。(2)根据第3#测孔的实测资料,其距冻结主面400mm,降温幅度最大,到2002年12月14

4、日其温度降到-0.5℃,此时冻结15d,冻土平均发展速度26.7mm/d;第2#测孔距冻结主面450mm,12月19日其温度降到-0.2℃,此时冻结20d,冻土平均发展速度25.0mm/d;第5#测孔距冻结主面700mm,12月27日其温度降到-0.2℃,此时冻结27d,冻土平均发展速度27.8mm/d。以上3个孔的冻土平均发展速度为26.5mm/d,按此推算,到实际开挖时间2003年1月8日,冻结时间39d,冻土发展厚度2.06m,超过设计厚度0.46m。(3)在隧道下行线布置了4个冻胀压力测孔,根据冻胀压力测孔1的实测数

5、据,2002年12月18日冻胀压力达到最大值0.73MPa,此时冻结时间19d;测孔4的实测数据,12月19日冻胀压力达到最大值1.81MPa,此时冻结时间20d。说明冻结20d左右时冻土柱已经交圈,冻结帷幕已基本形成。此后冻胀压力趋于稳定并逐步减少,冻土帷幕厚度增加,符合冻土冻结规律。另外,隧道下行线联络通道开挖断面内布置一个泄压孔,其压力变化,到12月24日,压力不再升高,说明冻结帷幕内的自由水由于水分迁移的作用,已经基本补给到冻土中,2003年1月3日打开该泄压孔,有少量水和泥浆流出,几分钟后停止。1月8日土体开挖时,

6、该孔内没有水流出现象。5.2.5土体支护     采用两次支护方式。第一次支护(临时支护)采用预应力钢支架加背板。第二次支护(永久支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联络通道土体开挖导致地层中原有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通道周围地层中的应力重新分布,这种重新分布的应力不仅使上部地层产生位移,而且会形成新的附加荷载作用在已加固好的冻土帷幕上,会引起冻土帷幕及冻结管会产生变形或破坏,为控制这种变形的发展,冻土开挖后就要及时对冻结壁进行及时的支护,所以联络通道的临时支护即做为维护地层稳定,确保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又作为永久

7、支护的一部分,是支护工艺最为关键的一步。     经过力学计算分析,确定联络通道临时支护的结构形式,如图4所示。临时支护采用18#工字钢加工成的直腿拱形支架和矩形支架。钢拱架为封闭形式用于喇叭口及通道内的临时支护,为增加支架的稳定性,每道支架中部加有一根横撑,拱形支架的间排距与通道的开挖步距相对应为0.3~0.5m,相邻支架间加有纵向拉杆,以增加整个支护体系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矩形钢支架用于集水井,支护间距为0.5m,上下两排支架间由8根拉杆相互连接,必要时增加纵横向支撑,以增加支架整体的稳定性及抗变形的能力。为了控制支架间冻

8、结壁的变形,减少冻结壁冷量损失,所有钢支撑架后用木背板密背,背板必须同冻结壁紧贴,尽量减少支护间隙,木背板不能松动,当支护间隙较大时,可增加背板厚度和木楔子,以提高支护效果。 图4联络通道的临时支护     永久支护为结构设计中的钢筋砼结构,为减少砼施工接缝,联络通道开挖及临时支护完成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