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

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

ID:49580979

大小:1.93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2-28

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_第1页
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_第2页
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_第3页
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_第4页
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_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例题:如下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Z的浓度最高B.溶液Y的浓度最低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D.溶液Z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渗透原理的应用①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溶液烧杯内溶液溶液

2、浓度M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

3、不能通过C.淀粉能通过,葡萄糖能通过D.淀粉不能通过,葡萄糖不能通过例题:(2010·上海高考)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A.甲B.乙C.丙D.丁例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例题: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

4、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例题: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如右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例题:如图实验装置(单糖可通过半

5、透膜),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例题:如图表示一中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A.加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等于A侧的B.加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

6、A侧的C.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D.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的例题: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B的浓度一定大于C的浓度B.图乙中B的浓度一定等于C的浓度C.图甲A中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D.图乙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例题: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

7、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例题:下图为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B.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例题: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下图

8、,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管中水位高度低于乙管B.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C.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D.两管的葡萄糖浓度皆为8%,淀粉皆为4%例题:图示渗透作用装置,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