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

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

ID:49591587

大小:5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03

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水与现代化” 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毕业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水与现代化,,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徐乾清(水利部)1什么是现代化1.1基本含义从社会经济整体演变考虑:现代化就是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贫困走向富裕,从社会的不公平走向公平。在传统意义上是指从农业社会向丁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当代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是从已经工业化的社会经济向后工业化,或知识经济社会或信息化经济社会演化的过程;发展中国家,主耍是加快工业化发展,利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1.2发展目标现代化国家必须是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而貌都达到当代先进水

2、平。耍求“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大基本关系达到和谐共处。1.3发展战略从过去T业化过程屮实行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叩勺不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向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是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乂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愿望持续提高,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无止境的向自然界索取、掠夺有限的口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沿着当前普遍存在的这条路走下去,必然耍走到不能持续发展的终端,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控制人口增长,改变经济发展方

3、式,防治生态环境的恶化,才可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就是:人口自然增长达到“零增长J生活、生产的物质、能量消耗速度达到“零增长迅速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的圧力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极大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尽量减少生活、生产中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正确认识自然环境,积极保护自然环境,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此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可能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才可称Z为实现了现代化。1.4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1.4.1实现现代化要三步走20世纪末——从全体人民温饱

4、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使绝大多数人达到温饱,并使大多数人从温饱向小康过渡。21世纪头20年一一全而建设惠及十儿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1世纪屮叶一一达到当时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水平。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研究,设想届时达到:国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三名;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世界前15名;人均GDP水平进入世界前30名;人均寿命达到85岁。1.4.2发展战略和冃标: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采取一系列计划生

5、育、发展经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加速实施。力争在2030年人口达到“零增长J2040年实现物质、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气参见屮科院“可持续战略研究组"2003年报告),才能达到现代化冃标的实现。1.5水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什么水是人类生存、生产和保持必要水平所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是实现国家现代化FI标的重要支柱。在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情况下,面对防洪安全缺乏保障,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和城乡生活生产造成的严重水污

6、染形成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与水和谐共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千方白计实行节水、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污染,力争逐步实现对水旱灾害的有效控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消耗的"零增长”,保证生态环境必耍的水分消耗,这样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冃标。2如何体现水利的现代化2.1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正确处理人与水的关系2.1.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形成人与自然关系是与人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基础密切相关的,

7、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也随Z演变。这种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社会时期一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适应自然,敬畏自然。由丁当时经济基础薄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限,干预自然的能力不大,安排生活、发展生产只能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去做,而且还会经常受到口然灾害的干扰和破坏,适应口然、敬畏口然的思想长期支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远未超岀口然生态系统口我修复和自然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从总体上看,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局部地区和异常气候时期,

8、自然界受到的干扰和影响,不致影响人类的正常发展。•农业文明的后期,特别从工业化开始以后——人口大量增加,生产力加速提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有了系统的认识,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人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发生变化,从人是自然的“奴隶“逐步向人要做口然的“主人"转变。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人对口然界的索取不断增加,仅仅依靠口然界口身的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耍,丁是一方面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大索取口然资源的规模和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