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

ID:49628799

大小:102.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2-26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_第1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_第2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_第3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_第4页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结构模式——正反对照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写作指导——结构模式篇正反对照式二、正反对照式1、概念:所谓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剖析、论证,从而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一种论证模式。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一.了解对照式结构一正一反鲜明对照互为衬托根据正反对照式的结构模式,列出例文的写作提纲:中心论点、正反论据、分论点、结论。中心论点: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分论点1: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正面论据:(1)

2、直面挫折的王勃;(2)笑对痛苦的李白正面小结分论点2:遭遇挫折,放大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反面论据:刘备做出错误决定,造成“白帝托孤”的悲剧总结归纳全文: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对照式结构一、规范的对照式议论文模式对照式,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一种结构模式。1、引论(提出论点)2、正面提出论点正面叙例和议例3、正面小结4、反面提出论点反面叙例和议例5、反面小结6、结论(总结全文)中心论点:遇上任何困难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应该坚持到底。中心论点:不要一味地坚持,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下去。5、牛刀小试一位登山运动员在登珠峰时,登到8000米时体力不支放弃了继续攀

3、登,他说:“8000米就是我的生命极限。”一个人在掘井,掘了很久,这时距离水层只有一墙之隔,然而他却半途而废了。请以“坚持还是放弃”为话题列一篇正反对照式议论文的提纲。参考:《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提纲中心论点:遇上任何困难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应该坚持到底。论证过程:正面论据(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1)映雪夜读的孙康,坚持勤学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2)华罗庚终身残疾,但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坚持钻研数学,终于在逆境中成才。分论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坚持就是最大的胜利。反面论据:项羽兵败,放弃了霸业,自刎乌江

4、。分论点:“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屈服于困难,半途而弃,最终也将被成功所弃。总结:困难面前如果有一百个失败者,那我们就做第一百零一个挑战者: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参考:《不要一味地坚持》提纲中心论点:不要一味地坚持,有时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下去。论证过程:正面论据(适时放弃)——(1)鲁迅弃医从文,以自己的笔为武器,从内心深处唤醒沉睡的中国人。(2)比尔·盖茨放弃学业,创办微软,改变了世界分论点:有时放弃,并不是放弃追求,相反,我们在放弃的同时酝酿着精华,让我们更加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反面论据(固执地坚持)——马谡固执己见,不听别人的劝谏,坚持只在山顶上屯兵,最终

5、街亭失守。分论点:错误的坚持不如放弃,有时放弃固执己见才能取得成功。总结:有时,放弃不代表懦弱,不要一味地坚持,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三、1.阅读例2例文,列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模式框架。例2:《学然后知不足》①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②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

6、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退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③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

7、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因为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④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

8、的,就是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