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

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

ID:49638631

大小:1.27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03

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_第1页
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_第2页
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_第3页
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_第4页
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质隧道围岩压注止水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岩质隧道的围岩压注止水技术关宝树渝(重庆)怀(怀化)铁路的修建,为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在高水压、富水地段,如何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的一个基木措施,就是在岩质围岩屮实施围岩的压注止水。岩质围岩的压注止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方面的经验可以说是非常缺乏的。为此,木文在介绍国外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对山岭隧道的围岩压注止水技术,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青函隧道的围岩压注止水技术口木在修建青函隧道屮,引以自豪的技术成就2—,就是全断面围岩压

2、注止水技术。1・概要青函隧道是一座海底隧道,技术上最成问题的是起源于海水的高压涌水的处理,特别是在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地层屮,如果不止住高压涌水,任其白然,结果会使流路扩大,出现大出水的危险。青函隧道施工中的几次大出水,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在通常的山岭隧道中,也会遇到大量涌水的情况,但,一般都可采用扌非水T法,来降低涌水压力,减少涌水最。但是,在海面下最大埠深240m,海底部长度达23km的青函隧道,采用排水工法是不可能的,同时也不能采用自然排水方式,而必须采取强制排水。为此,应尽可能地减少排水量,降低扬水的费用,并要求尽可能地进行

3、完全的止水。在软弱的破碎带等,还要对围岩进行补强。这样,压注工法就成为海底隧道最为现实的辅助工法。因此,在调杳阶段就进行了有关圧注的种种试验,从其屮茯得的设计施T成果,为以后斜井开挖屮的围岩压注、为开发和改良适应海底隧道的压注工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屮,在木州侧斜井1220m地点附近,遇到F15断层,有出现高压、大出水的迹象,采用压注工法后安全通过,突破了高压涌水破碎带,这增加了白信,其后,如表1所示,在3次异常涌水事故屮,超前导坑、作业坑道、主洞等都安全通过。表1异常涌水事故一览表工区龟飞吉岗坑道斜井作业坑作业坑作业坑出水掌

4、子面里程(水源、埋深)1223m(25m、215m)16k890m(78m>102m)32k746m(58m>134m)31k667m(76m、128m)发生日1970.2.301974.12.51974.1.81976.5.6涌水量(t/inin)最大时1661170最终时5.33.60316.0总涌水量(m)183468188224127641845000积水量(m)530016009000121000土砂量(m)300130011001000积水区间(m)196130880作业坑:3015主洞:1493土砂埋没区间(m)

5、15706074超前钻孔孔数(个)1102涌水量(L/min)15000—1号孔:1002号孔:3700钻孔孔数(个)-5--涌水量(L/min)■只有1个孔300■■11*水前压注孔数(个)、压注量(m)36、30021、210—-2•设计青函隧道压注设计的基本考虑是:先设定图I所示的因开挖造成的松弛范围,在其外侧进行压注形成止水带。用此止水带来抵抗水压,而支护和衬砌不直接承受强大水压的作用。在具体的压注设计中,应考虑压注带、压注材料、压注方式、压注量、压注压力等,进行与要求相适应的设计。(1)压注带压注带应在松弛范围的外侧

6、形成,因此应根据围岩的性质,区别对待。图2是采用弹性体模式的硬岩的计算例,图3是采用舉性体模式的断层•软岩的计算例的解析结果。结果表明:增大隧道半径与压注带半径的比值,没有很大的效果,在2种情况屮,实用上采用3倍左右就可以了。在青函隧道的实施中,考虑上述因素,再加上经验的判断,压注带的大小,在普通的地质区间,采用隧道半径的3倍,在断层破碎带采用5~6倍左右。预定的压注带的标准设计,在普通地质区间的主洞,如图4所示。压注孔的间隔,在孔底的间隔以3.0m为标准。(2)压注材料I965年I月,在北海道侧的调查斜井327m处,!E连*

7、©与虫力E注3岭乞龙笆寰右PA-J2/P蘿2—C臨心O二■•$*1割力KQE4SS3f・乂勢•看辛站建■子*ft«5aST«千龙匕变«•■1&rt

8、坑底)1.2、244、192、304、45排水开始前的天数(天)20154排水完成时的天数(天)1281519前进开始前的天数(天)37383875达到掌子面的天数(天)214172362162复

9、口对策压注止水迂冋导坑压注固结迂冋导坑地质条件安山岩、破碎岩凝灰岩、玄试岩凝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